家里供的佛需要每天上香吗,供奉佛如有事不在家不能上香咋办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6 23:39:30

二、抢头香不可取,随着时间的发展,国内逐渐流行“抢头香”,烧头香的价钱高达数万。有人认为烧头香许愿最灵验,许多人为了抢头香排队几天几夜。由于抢头香人挤人,众人抢占一个香炉,不但把香炉弄得东倒西歪,还会导致很多人受伤。更有甚者为了方便,用抛撒的方式,将香抛於香炉中,实为不敬之举。其实所谓的头香是指每个人每年初一时候上的第一炷香,或者是每日凌晨上的第一炷香,而不是宫观里的第一炷香。去寺庙烧香本来是人们求福祈愿的一种表现方式,也是平淡生活中的一种精神寄托。抢头香失去了最初的意义,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三、戊日不烧香,道教有一个“戊不朝真”的禁忌,意思就是说在每月的戊日,道观里不可以焚香、诵经、朝真,不能使用法器,也不进行斋醮科仪等。所谓的“戊日”指的是“六戊”,即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戍六日,东晋著名的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天地逢戊则迁,出军逢戊则伤,蛇逢戊不进,燕逢戊不衔泥”。《云笈七签》中也有关于朝真避戊的记载:“若其日遇值戊辰、戊戌、戊寅即不须朝真,道家忌此日辰。”因此戊日也成为了道士们难得的休息日,在这一天道士们可以去打坐修炼,或者琴棋书画修身养性。

四、不可用嘴吹香,道教上香一般是三支香,道教认为三支香代表了道教的三宝即道经师。上香时先点燃一支香,并且将香头朝下,一般来说点香是不会出现明火的,这里有个禁忌就是假如不小心把香点燃了明火,切忌不可以用嘴去吹灭,这是对神明的不敬。道教典籍《云笈七签》记载:“夫烧香,不得以口啮香,灵禁至重”,因为是“心假香传”,吹出的浊气会影响清香。正确的做法是用手轻轻扇一下。把第一支香插在香炉的中间,然后点燃第二支香,插在香炉第一支香的右边,注意香与香间隔不能超过一寸,这是俗称的“烧香不过寸,过寸神不信”。

家里供的佛需要每天上香吗,供奉佛如有事不在家不能上香咋办(5)

五、香灰不可随意丢弃,有人选择在家中供神,由于每日烧香,时间久了以后香炉里的香灰就会满了,该如何处理这些香灰呢?如果离附近的宫观较近,可以将香炉里的香灰包起来,倒进宫观里的大香炉里。如果不方便去宫观,可以将香灰埋在泥土里,不过要选择在花园等这些不易踩踏的地方。道教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有云:“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香灰还可以放在水里,要选择流淌的河水,不可以放在死水里。

供品的忌讳和禁忌,

献神的水果以时新水果为宜,道教供果讲究新鲜洁净。《上清灵宝大法》谈斋供之法说:时新果实,切宜精洁。建斋要逐日更换供果,不用石榴、干蔗及有秽泥之物,用刚摘下的带枝叶的净果为佳。供物不得用非义之财,否则对神不诚,不能感格神明。

家里供的佛需要每天上香吗,供奉佛如有事不在家不能上香咋办(6)

《大梵斗仪》忌果诗说:“果品诸般枯与鲜,石榴有忌供玄天。李子不宜献太上,黑枣槩禁上真前。”文字中很明白告诉我们石榴不能供奉真武大帝,其原因有二:一是石榴成熟后皮自然裂开,真武大帝苦节修行为做清白神仙曾抛肠弃胃,恐有嘲讽祖师之意,所以不供;二是石榴、番茄,其繁殖须经便道等过程,恐有不洁而亵渎神灵之嫌。又李子不供太上老君,因老君姓李,为避其名讳而不用。供枣宜供红枣不宜供黑枣。

供果一般取其吉祥含义,苹果有平安之意,桔子取其吉利,柿子取其事事如意,桃子取其长寿之意,此外圆形之水果,取其“圆满”之意。因为供果取其吉祥含义,所以梨通常也不上供桌。梨有分离的意思。中国过去没有榴莲这种水果,所以在供果禁忌中没有提及它,但这种水果有一种刺鼻难闻的味道,所以最好也不用它来供神。一些点心饼类干果也可以供神,荤腥之类不要用来供神。时果类各避石榴,夏忌李子,忌讳荷花、莲藕、红艳花、鸡犬等不洁之物。

另外,进香者忌食雁、鳗、龟、鳖、黑鲤、蛇、黄鳝、牛、犬、猪肉,以及生葱、韭、蒜、荽等荤腥刺激食物,不许饮酒。信徒可以准备一些“供养金”,随缘布施在神前功德箱内。或者跟哪位道长有缘,也可供养道长。无论是供品和供养金都不拘多少,惟在志虔,道教对做功德讲“随力建功”即根据自己的能力培建功德。

家里供的佛需要每天上香吗,供奉佛如有事不在家不能上香咋办(7)

香、花、灯、水、果,有一堂供、三堂供、五堂供、七堂供,最丰盛的为九堂供。五碗(或盘或碟)为一堂。信徒在参加道场请的供要全堂,平日里不必这么讲究。或请香灯,或只请香花都可以。

举头三尺有神灵,凡事随缘,上香进贡,恪守禁忌和忌讳,即是对神灵的尊重与敬畏,也是一种文化礼仪的传承。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