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25年,郭沫若得到了学艺大学文科主任的工作,家里这才有了固定收入,生活有了起色。
后来,瞿秋白推荐郭沫若去广东大学任教,郭沫若欣然前往。
安娜带着孩子继续开始了搬家的生活,孩子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四处漂泊的生活,没有谁表现出苦恼的情绪。
然而,安定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郭沫若投笔从戎,跟随着北伐军去了武昌。
后来大革命失败,他又去了南昌,遇到了李一氓,并由*安排,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段日子在郭沫若的履历中寥寥几笔带过,但却是安娜一个人抚养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的漫长时光。
郭沫若留给她的积蓄并不多,她回到了上海,依旧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
在这期间,他们的婚姻中也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郭沫若在行军队伍中认识了一个女战士,名叫安琳,并对她颇有好感。
路途中,郭沫若得了痢疾,是安琳对他悉心照顾,以至于在郭沫若回到上海后,依旧对她念念不忘。
女人的直觉是敏锐的,安娜察觉出了丈夫的心思,几番追问下,郭沫若说出了安琳的事,安娜沉默不语,最后问郭沫若:“你爱她吗?”
男人通常是狡猾的,郭沫若的回答模棱两可,他说,自己对安林是革命同志的爱。
安娜却了然于心,她自言自语道:“是我阻碍了你们,如果我们之间没有这四个孩子,我可以随时放你自由。”
妻子的话让郭沫若沉默不语,他想起和安娜走过的来时路,最终压抑了对安琳的那份暧昧的情感。
1928年,时局动荡,郭沫若为了躲避国民党的追捕,改名换姓,用南昌大学教授的身份逃往了日本。
妻子儿女在另一条船上,和他隔着甲板相望,一家六口兜兜转转,最终还是回到了日本。
此后在日本的十年时间,可以说是安娜最幸福的时光了,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院子,安娜十分勤劳,她在院子里养了大片的蔷薇花,还种了很多蔬菜。
自从与郭沫若在一起,大多数时候不是揭不开锅,就是东奔西走,很少有这样安安静静坐在屋檐下、看着微风吹过满院蔷薇的宁静时刻,安娜觉得自己很幸福。
每天清晨,安娜都早早起床,照顾最小的孩子梳洗,然后去后院的鸡窝,捡上几个鸡蛋,这是家里的蛋白质来源,然后开始一天的浆浆洗洗,在灶边炉台打转。
炊烟袅袅里,郭沫若安心的创作,他先后出版了很多作品。
比如《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甲骨文字研究》,这些书一经出版,震惊了海内外,郭沫若也不再籍籍无名。
很多人都对他产生了好奇,以为他是一名垂垂老矣的历史学家,并不知道他才年过四十,而且还是学医出身。
事业上总算有了一些成就,郭沫若的心情也舒展了许多,安娜看到丈夫每天案牍劳形,担心他身体支撑不住,便提议全家一起去海边玩。
这是他们结婚多年后,第一次带着孩子出去玩。不关心战乱,时局,不关心柴米油盐,一家人在海边小村落无忧无虑地生活了十多天。
幸福后面往往蛰伏着悲伤,从海边回去后不久,卢沟桥事件爆发了,日本政府对于郭沫若也一直采取了严密监视的态度。
而国内的一些好友则希望他赶紧回国,一则他身份敏感,待在日本不太安全,二则他回到国内,也可以参与到抗日救国的运动中。
郭沫若没有和妻儿们说回国的事,只是留下一封信,亲吻了在睡梦中的安娜,就离开了家门。
走到庭院中时,他看着院子里的一草一木,想着这十年来平静祥和的生活,孩子们的笑脸,安娜的温柔,停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