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提升国产数据库需求,分布式数据库成为行业数据库发展机遇。
数据库:国外长期引领技术作者 | 鲁立
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六年跨国信息技术实业经验,七年证券和基金从业经验,擅长数字经济新兴科技领域研究和个股跟踪。
数据库是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同时数据库可以向下调用底层硬件资源,向上支撑应用业务,是三大基础软件之一。数据库的有不同的逻辑结构以及数据的存储,组织和操作方式,依据不同的数据模型,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其中关系型数据库支持核心事务处理,是市场主流,ACID特性保证数据库稳定可靠,关系型是传统行业业务应用的最佳匹配,另外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满足非结构化数据,互联网等新场景下的业务需求。从数据库历史的发展来看,海外数据库厂商一直引领技术发展,其中甲骨文就是著名的数据库厂商。
表:评价优秀数据库的标准
资料来源:浙商资管整理
甲骨文Oracle由埃里森于1977年在加州成立,成立之初便聚焦于关系型数据库研发,并于1979年成功推出全球首款关系型数据库,Oracle围绕其数据库产品不断升级和提升成熟度,共对其数据库产品进行16次迭代,在公司数据库产品成熟后,曾经分别在1992-1998年因为Oraclev7里程碑式产品发布提升市场份额以及2004-2011年通过进行多起并购完善数据库及应用软件产品体系,保持了高速增长,而随着2012年以后在云计算布局落后,甲骨文进入发展瓶颈期,年复合增速在5%左右。虽然在后互联网时代,Oracle关系型数据库不再是新型互联网应用的最佳选项,但凭借其关系型数据库打败过IBM和微软的传统优势,以及公司独特而激进的营销策略,甲骨文在数据库领域依然一枝独秀。同时甲骨文在云业务并购上持续进行。
图:Oracle云业务并购中心围绕SaaS应用软件
资料来源:申万宏源研究整理
国外数据库行业发展繁荣,创新产品种类繁多,主导了近四十年的数据库技术变迁。
- 1970-1990:数据模型发展主要集中在关系型数据库,PC单机数据库,IDS网状数据库和IMS层次数据库,全球数据库市场处于首轮创新和行业成型阶段。我国处于数据库的启蒙阶段,主要是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对数据库进行理论研究和原型探索。
- 1990-2000:数据库市场垄断形成,逐步的创新减少,数据类型发展到数据库仓库,面向对象数据库和关系型数据库。Oracle、IBM、Microsoft等国际厂商占据我国数据库市场的大部份额,尤其是金融、电信等对稳定性要求很高的行业。我国处于研究及成果转化阶段,主要是高校以及研究机构进行原型研究以及产品研发。数据库产品具有高投入、长周期、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我国作为新进入者,生产的数据库产品在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不能和Oracle等国际厂商抗衡。
- 2000年2014年:传统数据库行业受到互联网时代的重启,垄断市场受到挑战,数据库领域重启创新,数据模型向非关系型数据库,开源数据库,NoSQL等方向发展,底层数据库存储快速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类型发展。该阶段国内数据库公司化运作以及产学研结合进入推广期,国内催生了例如达梦、人大金仓、南大通用等高校背景的国产数据库厂商。
- 2014年至今:云数据库,开源数据库逐渐成为主流,非结构化数据量增长快,云计算巨头数据库创新迭代领先。国内随着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云提供商的崛起,互联网巨头数据库引领分布式数据库的发展和创新。2014年TDSQL牵手微众银行,成为分布式数据库在互联网银行核心业务的首次应用,之后国产分布式数据库项目在金融互联网核心业务端以及传统业务非核心业务端频繁落地,。
图:国产数据库技术流派分类
资料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整理
总体来看,数据库行业空间广阔,美股数据库领军公司Oracle市值超千亿美元,后起之秀云数据仓库Snowflake于开源数据库MongoDB市值也超百亿美元。同时数据库作为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容器,替换成本高,用户粘性强,主要原因:1. 从技术角度看,替换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时效性与风险并存;2.从业务角度看,繁杂的业务体系和形态在数据库替换中有明显的障碍;3.从投资角度看,替换已有数据库具有一定生态适配和成本控制等风险。但是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兴起,数据库技术在各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图片、语音、文字等非结构化数据在各行各业互联网化的趋势下呈现爆发式增长,国产数据库迎来新的机遇。
图:国外品牌地位稳固,国产品牌成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