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自东汉张陵创教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间道经的产生和传播一直绵延不断。魏晋以前“道教从东汉张陵创教至东晋中叶上清派出现以前大约230余年间,所造经书是不多的……大约共有道书300余种,1300余卷。”东晋中后期道教的一些新派别产生后,经书很快多了起来。经书多了以后,就有了编纂《道藏》的需要。刘宋时道士陆修静广泛搜集道经,编成《三洞经书目录》,总共有“一千二百二十八卷,其中除道经、符图之外,还包括一些医药书籍,这是《道藏》最早的结集。”
《中华道藏》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藏》版本的历史发展
《道藏》今指明朝的《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可以总称为《明道藏》。唐宋金元各代,都有汇编成集的《道藏》。《道藏》的辑成始于唐玄宗,在开元时唐玄宗下诏搜访道经,并命令崇玄馆道士编辑了最早的一部《开元道藏》。《开元道藏》共有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分为三洞十二部,由道士张仙庭编成目录三卷,取名为《三洞琼纲》,在天宝七年诏传流布。宋太宗时曾命徐铉等校正道经,至宋真宗时,在徐铉等编校的基础上,由王钦若领衔、张君房主持辑成《大宋天宫宝藏》。分“三洞”、“四辅”,总共有四千五百六十五卷。《大宋天宫宝藏》编成后,张君房又摘其精要万余条,编为《云笈七签》一百二十二卷,所以《云笈七签》有《小道藏》之称,此书尚存。
宋徽宗时,又把《大宋天宫宝藏》增加到五千四百八十一卷,装成五百四十函,名为《政和万寿道藏》,并在福州闽县刻板,《道藏》始有刻本。当时,《政和万寿道藏》虽然尚存于世,但其经版却已残缺不全。于是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补全经版,章宗明昌元年(1190年),命令冲和大师孙明道又搜访遗经,编成《大金玄都宝藏》,总共有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元初全真道士宋德方遵其师丘处机的遗志,奉命刊印道藏于平阳(今山西临汾),经历八年刻成《玄都道藏》,总共有七千八百余卷,是卷数最多的《道藏》。可惜的是,上述五种《道藏》今皆亡佚。
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是明代《道藏》,明朝的《正统道藏》刊成于正统十年(1445年),总共有五千三百零五卷,四百八十函。前后由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通妙真人邵以正等主事,历经四十年完成。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命五十代天师张国祥校刊《续道藏》共一百八十卷,三十二函,称为《万历续道藏》,其版毁于庚子之乱。
民国十二年(1923年)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商务印书馆在上海以“涵芬楼”的名义,影印了北京白云观所藏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即是涵芬楼影印本。现在学术界使用最多的是1988年由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三家根据涵芬楼影印本重印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版本。
《正统道藏》书影(资料图 图源网络)
《道藏》搜集了几乎全部道家哲学思想的名著、注释和道教教义、科仪符录、仙传、山志等方面的文献,还网罗了大量儒家著述以外的历代典籍,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料,还有大量的古代科技资料,不愧为中华民族的大宝藏。在不断汇编道经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洞四辅十二部的分类方法。可以说,道经书目的编制和《道藏》的编纂所采用的都是这种分类法,下面详细介绍此种分类法及其历史由来。
“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及其历史由来
历代的《道藏》,其内部结构都是按照三洞四辅十二部的分类法来编纂的。所谓“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洞真”是说通向真仙之道,类似于佛教的大乘经典。“洞玄”的意思是通向玄妙之道,指的是中乘。“洞神”是通于神灵,能够召制鬼神,这是小乘。
所谓“四辅”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经论分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四类。“太玄”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义,“太平部”因以《太平经》为首而得名,“太清”取至清虚无之意,传说此经降自太清境,因而得名,这三部分别辅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正一部”是以道德为宗,贯通三洞,所以“正一部”是辅助“三洞”,遍陈上中下三乘之义。
在“三洞”之中,每洞又分为十二部(类),内容如下:
1、本文,指经书的原本真文;2、神符,指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3、玉诀,指对道经的注解和疏义;
4、灵图,指对本文的图解或以图像为主的著作;5、谱录,指记录高真上圣的应化事迹和功德名位的道书;
6、戒律,指戒规、科律的经书及功过格;7、威仪,指斋醮科仪方面的著作;
8、方法,指论述修真养性和设坛祭炼等各种方法之书;9、众术,指外丹炉火,五行变化和其他数术书;
10、记传,指众仙传记、碑铭及道观志书;11、赞颂,指歌颂赞唱神灵的著作;
12、章表,指建斋设醮时上呈天帝的章奏、青词等。
在三洞经下各分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陈国符《道藏源流考》下册第252—257页对三十六部经又有另外四种异说,兹不列举。“三洞”、“四辅”、“十二部”的分类方法,并不是古已有之,而是随着道经的大量出现,有了汇编道经的需要而逐渐形成的。三洞四辅分类法实质上是东晋南北朝道士按当时道书的传承、流别而采取的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既反映了道书的渊源和传承关系,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当时道教各派高低的评价。
道教经书分类法,首先出现的是三洞分类,继之才是四辅分类。在四辅出现的前后,“十二部”的分类法也出现了。“三洞”所指,上面已有论述,即洞真、洞玄、洞神,上清经称洞真,灵宝经称洞玄,《三皇文》及同类召劾鬼神之书为洞神。洞就是通的意思,修习这些经书能够使人通达于真正、玄妙、神灵之境界。
玄妙境界(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三洞经书就是以《上清大洞真经》、《灵宝五篇真文经》和《三皇经》为首的三组经书。《上清经》是由东晋杨羲、许谧等人陆续制作的一组道经,由此逐渐形成上清派。《灵宝经》则是东晋末葛巢甫以太极真人徐来勒降授太极左仙公葛玄的名义造作的经书,此后又有道士陆续制作,从而形成灵宝派。《三皇经》的成书比以上两组道经都早,后为上清、灵宝道士所传,南朝道士又在其基础上扩充为题名“洞神三皇”、“洞神八帝”的另一组经书,因此洞神的地位仅次于洞真、洞玄。
三洞概念大约形成于东晋末期,在《太上洞玄灵宝本行宿缘经》中有:“宗三洞玄经,谓之大乘之士。”还有如“道德上卜经及洞真,洞玄经,三皇天文,上清众篇咏等。”可以看出,这里已有三洞说。以上说明东晋末年三洞概念不是很完备、很严格,只是初步形成而已。后来,刘宋道士陆修静将“三洞”概念完善,并把它作为经书的分类法。陆修静按“三洞”分类经书,编成《三洞经书目录》,在泰始七年(471年)上呈宋明帝,在此之前,陆修静曾自称“三洞弟子”。很多学者都认为陆修静是三洞说的最后集成者和“三洞”分类法的开创者。
陆修静编纂的《三洞经书目录》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第一部经书目录。由它首倡的按经书来源进行分类的思想,成为以后经书编目和经书集藏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陆修静的三洞思想和《三洞经书目录》在中国道教经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三洞”分类法只能包括三个系统的经书,难以概括道教已有的全部经书,它只反映了东晋以后南方奉道士族新造或传承的三组道经,因此产生了四辅补充三洞的分类法。
四辅分类法最早见于《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此经大约出于刘宋时,经中写道:“《太清经》辅《洞神部》金丹已下仙品;《太平经》辅《洞玄部》甲乙十部已下真业;《太玄经》辅《洞真部》五千文以下圣业;《正一法文》宗道德,崇三洞,遍陈三乘。”此经中所说的“金丹已下仙品”,指神仙家之书;“甲乙十部”指于吉的《太平经》,也包括《太平洞极之经》;“五千文以下圣业”指《道德经》和阐释《道德经》的著作:《正一法文》指的是天师道系统的经典。
对于四辅起于何时,有不同的说法。南宋金允中在《上清灵宝大法总序》中说:“宋简寂先生陆修静分三洞之源,立四辅之目,述科定制,渐见端绪。”茅山都道正傅霄为梁悟真加句《天童经》作序,则说梁道士陶弘景追寻茅山许谧旧迹,建昭真台,“篡集三洞四辅灵文。”梁代孟法师的《玉纬七部经书目》,是最早将道教经书分作三洞四辅即七部编著成目的。
所谓“十二部”分类法,就是将三洞各分十二部,四辅则不分部。这种分类法最早见于道教经书《洞真太上仓元上录》,经中写道:“十二事:一曰自然文字,二曰符策,三曰注诀,四曰图像,五曰谱录,六曰戒律,七曰威仪,八曰方法,九曰术数,十曰传记,十一曰赞颂,十二曰表奏。”这是十二部分类法最早的说法。现在在《道藏》里所看到的十二部的名称和次序,出自于《道教义枢》。
以上论述了什么是“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及其历史由来,这种分类法被历代的《道藏》编辑者所采用,其影响是深远的。
“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对道教经书的整理、分类具有重大的意义,千余年来道经书目的编制和《道藏》的编辑都采用这种方法。这种分类法有它的合理性,但也有明显的缺点,最突出的就是此分类法不能容纳后出现的新道派的不同系统的经书。这就导致了以后所编辑的《道藏》分部很是混乱,比如明朝的《正统道藏》的混乱就很突出。这样就给研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有的学者提出了其他的分类方法,到底应该怎样改进,还是一个尚未圆满解决的问题,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