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请吃饭不搞仪式的婚礼,不办婚礼只请吃饭的邀请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07:23:23

婚礼是办给谁的?

只请吃饭不搞仪式的婚礼,不办婚礼只请吃饭的邀请函(1)

一场浪漫的婚礼属于父母、亲戚、朋友、领导……但,还属于这对新人吗?

参加过很多场婚礼后,陕西女孩刘x开始怀疑这个问题。

她见多了这样的典型婚礼——在豪华大酒店里,台上的新人正在宣誓,热泪盈眶。台下圆桌的人们一边吃着瓜子一边讨论:这个男娃家是哪里的,在哪工作,有没有钱,这桌菜好不好吃,酒是不是茅台……

刘念记得有一次,台上新人还没下来,圆桌上就有同事开始给领导敬酒了。在国庆期间,婚礼扎堆,谁家的婚礼更风光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婚礼上总能遇到一些啼笑皆非的时刻。 比如为了照顾人情,有的婚礼会先请父母单位的领导上台讲两句,领导被临时推上台,甚至完全不认识要结婚的人。

刘x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两年前的圣诞节,她在陕西和男友领了结婚证,转天就飞去杭州旅游,玩了两周才回来。

这对新人决定,不办婚礼。

体面都是明码标价的

办一场婚礼要花多少钱?

根据《2022婚礼纪春季潮婚节结婚消费趋势洞察》,一对新人的平均结婚花费为25.3万元。

在陕西,刘x参加的婚礼最多花了50万,最便宜的一场也要10多万。刘x刚领证时,装修房子、度蜜月、办婚礼,三件事堆在一起,她和老公一盘算,果断减去了婚礼这一项。“我还是想把钱花在我们自己身上。”

婚礼的花费,下限已然让人望而却步,上限更是看不到头。 95后的苏x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她家给婚礼的预算是70-100万。出生于江苏南通的商人家庭,爸爸是企业老板。在南通的小县城,办一场风风光光的婚礼至少要七八十万。当地婚宴的标准是人均最少500块。人情社会里,一个人结婚要宴请整个村子,少则40桌,多至上百桌,现场有800多人。

更要命的是“体面”二字。 因为爸爸的大老板身份,如果拿的酒不是茅台,客人也会觉得是在敷衍。苏x参加过爸爸朋友儿子的婚礼,婚礼上的水都是法国品牌依云的。她是家里的长女,父母很疼爱她,在20岁成人礼那年,就有300多人参加,请司仪和策划公司就花了十几万。婚庆公司花费只会更多。

毕业5年了,她在南方某城市的一个机关单位上班,尽管家里十分富裕,但她自己“是拿死工资的”,日常生活还需要父母贴补。她和老公收入都不高,领证后,对方家庭出现了变故,两个人的生活拮据了起来。苏曼不想办婚礼了,她一下子现实了起来。

“如果没有父母的贴补,我很难活成她们眼里理想的女儿的样子。”

为了昂贵的“仪式感”需要付出多少?每一点点的“体面”都是明码标价的。

小王曾经看中一种叫“拂尘”的装饰,质感绵密像瀑布,放在婚礼仪式背景墙上很漂亮。一小撮拂尘就要20块,500撮就花掉了1万块,尽管那只是背景板的一小点。她开始寻找平替,一种类似窗帘的碎,但是没那么蓬松,一下子就失去质感了。

“婚礼的质感都是拿钱堆出来的。”

苏x听说,身边的朋友有人借钱办婚礼,结婚第二天就要去还债。她开始怀疑,结婚到底是图点什么呢?

“想办一场理想婚礼,但没那么多钱。钱花得少就不够体面,那还不如不办。”这是很多新人的共识。

反对婚礼的人,反对的是背后的“陈旧观念”

大雨过后,穿着婚纱的小沐和老公站在上海市思南公馆的草坪中间,一本正经地宣读着以下“誓言”——

“希望你能做到,如果之后鞋被雨淋湿了,不要往鞋上喷香水,再凑到面前臭我了。”

“希望你之后忙起来也能听到我在叫你吃饭,然后按时去吃。”

台下的人大笑。

这是经过小沐改造后的婚礼。她去掉了婚礼上白头偕老的承诺,这个环节通常伴随着煽情和流泪,有些尴尬和表演的成分。

曾经很排斥婚礼的小沐发现,自己并非讨厌婚礼本身,而是抗拒那些让人尴尬的环节,和背后的观念。

比如,她和老公都不喜欢接亲环节,这是传统婚礼中最有“嫁娶”意味的环节。

可是在她看来,婚姻应该是两个成年人互相选择走向彼此的结果。迎亲的环节给新郎设置重重难关,看起来是为了热闹,需要让新郎吃点苦头才可以迎娶新娘,“婚礼当天给新娘营造的高姿态,反而暗含了婚姻的本质可能通向相反的方向。

现在‬很多‬年轻‬人‬突然意识到,这些仪式,尤其是婚礼,完全是给上一代人办的。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