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今天要为您解读的宝贝是清红缎彩绣花高底鞋。
清红缎彩绣花高底鞋,此鞋底部以下为高而大的木跟,外形要比马蹄底、元宝底旗鞋高出许多,鞋面为红色缎,前面有绿色双梁,鞋口边也为绿色,鞋帮彩绣蝴蝶、花卉图案,鞋口边镶有黄色花绦等装饰,鞋里面为白布里。这是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为宫中后妃所制的高底鞋。
我国自古就有女性穿高跟鞋的传统。据有关记载,2200多年前,周朝女性所穿的礼履,就是一种圆头高底的鞋子。宋代书法家米芾(fú)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了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这种“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诗意的名字叫“晚下”,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在历朝历代的“高跟鞋”中,清朝的高跟鞋标准最高,不论在设计上,还是鞋跟尺寸上,都有着严格的后宫标准。
关于满族女性穿的高底鞋的起源,有一说法,据说满族多罗甘珠女罕的父王被一个名叫哈斯古罕的部落首领害死,他们的王城阿克敦城也被夺走了。多罗甘珠决心夺回城池,并为父王报仇。但是阿克敦城三面围着一片泥塘,人马无法过去。多罗甘珠受到了白鹤的启发,她带领众人,制作了"人造木鹤腿",顺利地走过了泥塘,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
此外,还有一说法,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于是就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发展成了一种生活中的高底鞋。有的两头宽、中间细,粗看很像“马蹄”,起名叫“马蹄底”;有些像“花盆”,起名叫“花盆底”;还有“龙鱼底”、“四闪底”等,都是根据设计的形状而命名的,不管如何千变万化,其高跟都是镶嵌在脚心部位,总称叫“旗鞋”。
对于旗鞋的出现,还有一种说法。清人入关后,受汉族文化影响,裹脚之风屡禁不止。尽管满族的女性从不裹脚,但根据普遍的审美标准,大脚绝对不是漂亮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满族女性便发明了这种高底鞋,将脚藏在衣群里,这样就不会轻易露出大脚来。清朝刘廷玑在《弓足》一文中叙述:“自缠足之后,女子所穿有弓鞋、绣鞋、凤头鞋,而于鞋之后跟,铲木圆小垫高,名曰高底。令足尖自高而下着地,愈显弓小。”“八旗妇人履底厚三四寸,圆其前,外衣通长掩足”。
在一些清宫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不管是主子还是宫女,一律穿花盆底、高底鞋。事实上,清朝这种高底鞋只有宫廷贵族才能穿,普通宫女是不能穿的,尤其是低等宫女。因为穿上这种旗鞋,走起路来不能太快,否则难以平衡,容易摔倒。穿着时要求挺胸收腹,两只肩膀微微地摇晃,两只胳膊随之左右甩动,两脚轻迈平起平落,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平衡,形成一种慢条斯理、端庄、优美的姿势。宫女要干活,若是穿上了这种鞋子,做事又怎么会方便呢?所以,这些旗鞋只有后妃、贵妇们才有资格穿。
旗鞋最初为半寸至1寸,后逐渐增高至5寸左右。清宫女眷和贵族妇女大多穿4寸以上,年轻者鞋底高度可达六七寸(即25cm左右)。娴雅的旗装配上高底旗鞋,使女性更显得婷立修长,轻盈高雅。
清王朝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旗鞋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是越做越精致、越奢华,已经是清代服饰的标志之一,能流传下来的在今天也是艺术珍品。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双红缎彩绣花高底鞋,做工精巧,秀丽华美,表现了清代后宫妃子的着装习俗。
我们明天
不见不散
更多高清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