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 琶音奏法虽然简单,但仍然有规则可循,琶音的音阶一定要在起始音与终止音之间。
2. 吹奏时,头不要动,以手来拉动,且气不可断掉。
3. 琶音的速度,配合拍值,如果主音为一拍,那堋当他记上琶音奏法的记号时,琶音加上主 音总共为一拍。
4. 琶音的音阶,不一定全都是吸或吹,也有可能是吹吸相间。
5的琶音(经过5135) 6的琶音(经过67246)
「单向颤音」(Trill)对复音口琴而言,吹奏方法是以左手虎口辅助支撑口琴,以右手手腕快速推拉口琴,让主音及上二格的音快速、均匀且连续的出现。
例如:1 的单向颤音为13131313 2的单向颤音吹成24242424。
※左手固定不动,并支撑著口琴,右手则左右推拉,制造两音急速交换出现的颤音效果。
注意事项:
1. 建议初学者先以头不动,只动手部来作颤音效果。
2. 左手固定不动外,还要支撑著口琴,以利右手推拉口琴的滑动性。
3. 原音的历时较长,且速度缓慢时,可称之为”长颤音”;反之,则称之为“短颤音”。不管是长暂音或是短颤音,都没有硬性规定要演奏多少个音符,一般都是以十六分或三十二分音符来演奏。
4. 初级颤音对於初学者会造成较大的困难是,不容易在快速推拉演奏中 准确 无误的将两音平均的奏出。解决办法只有三字真言:多练习!
5.所谓「单向颤音」是本站提出的奏法名称,因为颤音可以分成同时吹或吸的两音或是一吹一吸的两音,后者难度高於前者许多;单向意指的是同时吹或同时吸的两音,双向就是一吹一吸的两音。
九、开放和弦伴奏
这个奏法其实相当的简单,任何初学者一学就会,其练习方法如下:
一、先以"单孔含法"一次含住多个琴格,但主音仍保持在右嘴角。
二、注意舌头不要盖住琴格,然后一起奏出,这时我们就会听到数个音阶一起发出即是,够简单吧。
注意事项
一、以"单孔含法"所含到的孔数,最好是五至七孔为佳。(因为所谓的“和弦”最少由两个以上不同音名的乐音同时发响所组成)舌头必需内缩不可碰触琴格。
二、当吹奏力度较强时,通常是用来加强乐曲气势;吹奏力度稍弱且宽厚时反而增添和谐的感觉;有时放在乐曲的终了时,也会制造一些不错的戏剧力。所以"开放和弦奏法"的技巧是很简单,但使用时机却不简单若不能配合曲趣所在,其破坏将莫此甚也,更讲究者,还会注意到和弦声响的正确性。因此除了吹奏者不能乱用以外,编曲者也要让这个奏法得到最大的效益
三、一般令初学者感到困扰的地方就是,常常分不清楚"杂音群"与"开放和弦奏法"的不同?
四、开放和弦奏法有时称作为「空气伴奏」。
五、从"单孔含法"变换到"开放和弦奏法"的方法,与上一个章节所述的"三孔和音奏法"步骤差不多;但是"多孔含法"变换到"开放和弦奏法"只要将舌头内缩即可。(注:多孔含法将在其他章节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