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深圳必须去的10个地方,深圳必去的三个地方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10:46:15

▲大沙河生态长廊里盛开的鲜花。

风景背后,是自然对人类回报。河岸边,盛开的二月蓝在阳光下尽情绽放,走近花丛,就会看到在花间上下飞舞的蜂群,听见它们“嗡嗡”的“鸣唱”。这是人们专门为蜜蜂、蝴蝶准备的蜜源植物之一,在大沙河边,除了二月蓝,还有成片的荞麦、香彩雀、马利筋、佩兰,这些都是蜜源植物,是传粉昆虫的“大餐厅”。深圳气候温暖,一年四季都有开花植物。花开蝴蝶来,每到盛花时节,美丽的花儿与飞舞的彩蝶,就是大自然对细心的深圳人的慷慨馈赠。

去深圳必须去的10个地方,深圳必去的三个地方(21)

▲花丛中忙碌的蜜蜂。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草长莺飞 和谐共生

深圳人对大自然的友好,还不仅体现在对昆虫的照顾。在大沙河边,深晚报道组还发现了人工种植的谷子。为什么要在河边种谷子呢?还是刘蕾老师给出了答案:原来,这些谷子是专门为鸟儿准备的,可别小看这些谷类植物,人们发现,随着大沙河边这类植物的生长,这里的鸟儿无论种类还是数量,都在稳步增加。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果然,报道组在行走途中,发现许多鸟儿。在一棵朴树的枝干上,一只灰头黄眼、神情威严的鸟正在四下张望,刘蕾告诉记者,它是黑领椋鸟。“它的胸腹洁白,脖颈到翅膀、背部均为黑色,宛如一个肃穆讲究、身穿西装的老绅士。”刘蕾笑着介绍说。不远处的草丛中,忽然闪过一只脖颈胸腹雪白、背部灰黑的“小鸡”,那是白胸苦恶鸟。刘蕾告诉记者,在繁殖期间,雄性白胸苦恶鸟会不分晨昏地激烈鸣叫,这是它求偶的手段。还有一种鸟形貌非常秀丽,头、后颈、上背披着棕赤色的羽毛,下背、羽翼、腰、尾巴呈亮蓝色,胸前则是雪白的羽毛,像是挂了一块餐巾。刘蕾告诉记者,这是翠鸟中的一种,叫做白胸翡翠。河道中间,不时可以看到一块小沙洲,那里是大白鹭、小白鹭等水鸟的乐园,尽管被报道组长时间围观,白鹭群依然在河水中从容踱步、捕食鱼虾,可见它们早已习惯了在闹市中与人类互不打扰的生活。

去深圳必须去的10个地方,深圳必去的三个地方(22)

▲大沙河生态长廊里一只小鸟在欢快地觅食。

当天,在刘蕾和叶建华的指导下,报道组还在大沙河段记录到树鹨、白鹡鸰、鹊鸲、喜鹊、八哥、红嘴蓝鹊、苍鹭、乌鸫等20多种鸟类。灌木丛中,还有变色树蜥趴在树枝上慵懒地晒太阳。路上偶尔爬过一条通体暗红的百足虫,叶建华把它捡起,任它沿着手掌爬行。“它叫马陆,虽然貌似蜈蚣,但不会咬人,也没有毒,是引导孩子接触自然时的‘入门级’昆虫。”叶建华笑着对大家说。

去深圳必须去的10个地方,深圳必去的三个地方(23)

▲变色树蜥。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摄

专家点评:

闹市中的“伊甸园”

大沙河由南到北贯穿了南山区,沟通了深圳湾、科技园、西丽等片区。每到上下班高峰时段,电动自行车和共享单车从各个入口涌入左右岸的自行车道上,大大缓解了城市主干道的交通压力;每当黎明破晓之前,大沙河两岸都有很多人跑步,傍晚则有各个跑团相约团跑。

大沙河生态长廊连接了山海,扩大了绿地和湿地的面积,两侧种植着大量的景观乔木,也有非常多的草本开花植物。水质的提升让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好转,大沙河两岸也成了林鸟和水鸟的乐园。

大沙河的多种功能使之成为了自然教育的优秀资源,可以开展水资源和水体安全的教育、海绵城市的原理和设计、湿地的生态功能等课题。

总之,大沙河得益于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可喜的是,深圳人在改造自然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如何尊重自然。

去深圳必须去的10个地方,深圳必去的三个地方(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