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重读《南渡北归》。
整套书的故事主线其实很简单: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城沦陷,于是原在北京的高校,以及南开大学和长沙临时大学,被迫迁往云南昆明,共同组建成西南联合大学;后来战事恶化,昆明也遭到了严重袭击,于是西南联大及相关的人员和科研机构又被迫迁往四川李庄......
但在这段时期之内,发生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让人既感慨于山河破碎、人民命途多舛的凄凉,又感慨于这些知识分子对知识的热爱,甚至要胜过对自己的生命;也正是这种热情,才让众多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免于战火的涂炭。
“以考古家眼光看中国,遍地皆黄金,可惜没人会捡。”从李济这形象的一句话便可一眼看出他的思想辽远,以及与梁启超的相契合。
“学术是天下之公器,中外合作是可以的,而且在当时条件下还是必需的,但古物是公有的,而且是国有的。”李济先生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眼光并没有使他在爱国,在维护国家权益上做任何让步。
当然,他们都有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特别是最后一部离别,让人读着有些心情沉重。
那是一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百废待兴需重建,而在大陆的知识分子则需要迎接一场又一场的运动,人性的贪婪展现的是和战争一样的残暴,让我们在运动中送走一位位大师。
而在台湾的傅斯年、梅贻崎、胡适等也纷纷驾鹤西去,相继离别。
难怪陈寅格一句道破:“凡一种文化,值此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殆非出于自*,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大师远去再无大师”赫然印在封面最显眼处的几个大字,貌似决绝地渗出那时代下的万般无奈与凄凉。
曾离我们很近的大师们,他们生命是远去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大师已远去,风范犹长存。
希望我自己合上书本的那一刻,回想起来,看到的更多的是人文的,追求自然的和自由的生活的那种,是历经苦难而不悔的那种,是生活的勇气和精神得到了张显的那种历史温情。
浓荫开始变得稀疏,绿叶在微风中逐渐泛黄,树影间落在地上的光斑变得温柔。
今天,又是自己的生日了,又老了一岁了。
友人开玩笑说:这个年龄的我们拼的不再是身材和容貌,而是阅历和沧桑。
是的,每天反复做的事情造就了我们,然后你会发现,坚持和优秀不是一种品质和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和日常。
接下来,真的开始奔5了。让自己做到:
管教孩子,爱而不溺,操心少;夫妻相伴,信任有度,争执少;
饮食起居,规律作息,疲累少;合适交际,学会独处,别扭少;
内外兼修,读书运动,毛病少;照顾父母,回家看看,遗憾少。
最后,祝自己生日快乐!万事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