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西奴隶制时期,这一特殊的能力为其赢得了较好的声誉,因为它能不幸逃亡的奴隶完好无伤地交给奴隶主。它的风度和追踪能力使它在北美和欧洲也流行起来。但是,由于它的体型大且有攻击性,许多国家禁止饲养该品种。
4、杜高犬
杜高犬是在南美培育的少数犬品种之一,20世纪20年代,一个阿根廷的育种者,安东尼奥·瑞斯·马丁那兹博士,为了狩猎美洲豹和美洲狮的猎犬育成了该品种。
阿根廷杜高犬
杜高有非常强的耐力,其白色的被毛反射而不是吸收热量。被毛较短,密度会随季节变化,很好打理,不流口水,比较干净。
这一犬种起源于阿根廷中心区域的科尔瓦多省。它的创始人为Antonio Nores Martinez医生,他是一个非常有名望的医生和当地一个大家庭的成员。在1928年他在也许是家传的激情的驱使下,创造了他命名为—阿根廷杜高犬的狗的雏形并制订了其繁育标准。他的工作是基于一些纯种犬和科尔瓦多古老斗犬(这是一种强壮精力旺盛但神经类型和遗传性状不稳定的狗)间的系统的杂交工作。科尔瓦多斗犬是马士提夫、斗牛犬和斗牛梗的杂交犬种,广为狂热的斗犬迷熟知和喜爱。经过对各级杂交后代性格的透彻详尽的研究和筛选之后,Nores Martinez医生成功地达到了他的目的,建立了第一个阿根廷杜高家庭。一开始阿根廷杜高是被作为斗犬使用的,但是Nores Martinez医生酷爱狩猎,这就使他把杜高编入了他常用的猎犬队伍中,在那里这个崭新的犬种充分显示了它的能力,成为了猎犬队伍里的中坚分子,所有的这些经历使得杜高迅速成为了优秀的大型猎物狩猎犬。
杜高犬中等头形,看起来强壮有力,没有尖锐的棱角。耳朵位置高,而且从头部侧面嵌入,两耳很好的分开在宽阔的头盖骨两边。鼻子为黑色,向前稍微上翘,鼻子末端在嘴吻部的外弧线轮廓以内。尾巴中等高度,与背线大概呈45。角。腹部结实,藏在发达的腰部肌肉之中,这些肌肉是脊骨的部分形成一道犁沟。毛色长度一致、短、触感平滑,大致长度为1.5~2厘米。被毛密度随天气变化而变。在炎热的气候里,被毛稀薄。在寒冷的气候里被毛更加厚密或者还会生出底毛。颜色全白色,只准许眼睛上有色斑出现,而且色斑的面积不可以超过头部面积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