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精华沉淀了五千年的泱泱大国,在时代的发展洪流中,曾经吸纳了不少外来文化,同时也发扬了许多本土文化。
就拿佛教来说,其实并非是中国本土源发的教派,而是从古印度传来的,经过几千年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弘扬和传承,已经成为中国不可或缺的信教之一。
那么原本意义是官署的“寺”,怎么演变到现今,却成了佛教之地,这一切,还得从汉明帝做的一个梦说起。
公元64年,正是汉明帝刘庄统摄的天下,这一日,汉明帝午睡中忽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一个浑身金灿灿的人,而且头顶还散发着璀璨的金光,周身更是圣光缭绕,梦中人慈眉善目,看着便让人觉得心神安宁。
最重要的是,汉明帝梦见的这个人还会飞,梦中人绕着大殿飞来飞去,而汉明帝却不觉得害怕,反而很是好奇,因为汉明帝从没有见过这么奇怪的人。
汉明帝醒了之后,对这个梦念念不忘,他十分想找到梦里的人,于是他召集了大臣,将这个梦境全盘托出。
大臣各有说辞,其中有一人的说法引起了汉明帝的兴趣,这位大臣说:“殿下呀!您梦见的,或许是西方的神明,这位神明被西方人称为‘佛’,高约6丈,通体金黄。”
汉明帝听完后,很高兴,他深觉自己和这尊佛很有缘分,而且,梦见西方的佛,这就是一个好预兆,于是汉明帝点兵遣将,派了十几个人远赴天竺,求取佛法。
经过各种跋山涉水后,汉明帝的使团终于来到了天竺,并且成功邀请了两位在当地很有名气的高僧竺法兰和摄摩腾来到古都洛阳,这两位高僧骑着白马,随行带着梵文佛经和佛像远道而来,终于,永平十年,也就是公元67年,这两位高僧终于抵达洛阳。
汉明帝接见高僧以后,他欣喜不已,他发现两位高僧果真就和他梦中出现的“西方佛”很相像,于是以礼相待,举国上下都很欢迎竺法兰和摄摩腾。
这个故事也是后来有名的“汉明感梦,白马西来”,更是被传佛教最早进入中国的起源之一。
话说回来,汉明帝接见了这两位高僧以后,开始着手安排高僧的起居事宜,他把竺法兰和摄摩腾安排在鸿胪寺,因为当时的鸿胪寺司掌宾客典礼一职,也就是相当于我们现在常说的“外交部”。
但是长期让贵客暂时借住鸿胪寺也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鸿胪寺往来大臣众多,除了这两位从天竺远道而来的高僧以外,还接待了许多外国的使臣,而汉明帝想要长久地将竺法兰和摄摩腾留在中原,以此传播佛经佛像,所以决定重新给他们安排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既要满足生活等日常出行,还要满足研习传教等等,所以汉明帝下了一道指令,按照当朝“寺”的规模,修建一座全新的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