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有太庙,小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庙,如村头的土地庙、山上的城隍庙、海边的妈祖庙,还有什么娘娘庙圣母庙…这些庙在我国数不胜数。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这些庙里供奉的一般都是我国本土的神话人物,或者是地方传说,很少有佛教的人。
由此看来这庙与寺真的不能混为一谈,连里面供奉的人物都不一样。把菩萨搬到城隍庙里,他们可能会水土不服。
最后来说一下古代道士的居住地点——观。
“观”字最初和看这个字一样,都是和眼睛有关,表示看到的景物,后来引申出看到的建筑,最后当名词时特指道士居住的道观。比如《西游记》里的地仙之祖镇元子就是居住在五庄观,还有什么三清观、上清观、白云观…
道士居住的地方也分等级,观的等级并不高,道家高等级的居所一般称为宫。比如我国道家圣地武当山,就有太和宫、玉虚宫、玉真宫等建筑。传说中道祖太上老君居住的地方叫兜率宫,位于三十三重天之上,这点和佛教的寺有点相似。“宫”这个字本来也是官府用的,因为某些皇帝信奉道教,修建道观时将皇家御用的专属名词赐予了道士,允许道士居住在“宫”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永乐皇帝了,他认为自己是真武大帝下凡,所以在武当山修了很多宫殿。
从寺、庙、观三者的历史来看,都和皇帝天子有关联,本质上来说是皇权凌驾于教权的产物。就拿佛教来说,虽然它是外来的宗教,进入中原也要服从皇帝的安排,给你个寺字对僧侣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殊荣了,这也是佛教本土化的结果。在皇帝眼里和尚和周天子的寺人没啥两样,都是服务于天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