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棉毛布”其实是特指采用“两个1 1罗纹组织”纬编针织的布。(即“1 1双罗纹组织”,“1 1”是双罗纹组织的一种类型。)
双罗纹组织
图片来源:《纺织辞典》
这种针织物质地紧密厚实,手感柔软,弹性强,延伸性好,不易脱散,布面匀整,特别适合于制作保暖内衣。由于棉和毛是双罗纹织物最主要的原料,因此,“双罗纹组织”又被称为“棉毛组织”,其编织机械叫做“棉毛机”,而“棉毛布”自然也就成了“双罗纹织物”的通俗名称。
从上海针织业说起
谈起上海棉毛衫裤的历史,就要先捋一捋上海针织行业的发展。
现代的针织技术由早期的手工编织演变而来。中国的针织历史,目前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战国墓出土了一种“纬线提花针织绦带”,是先秦纺织品种的新发现,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针织品。
湖北江陵马山一号出土的田猎纹绦带,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针织品
尽管手工编织历史久远,但效率低,难成规模,也无法编织工艺细密、复杂的织品。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William Lee)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手摇织袜机,针织生产由此从手工转向半机械化。近代意义上的“针织业”多以此作为起点。可以说,在整个纺织工业的体系中,“针织”算是比较“年轻”的。
在针织行业400多年的发展史中,织造器械不断更新换代。但直到1850年,中国才有了第一台针织器械,是广州归国华侨带回的德国制造家庭式手摇袜机,中国针织业的机械化也由此肇端。
上海历来是纺织重镇,到了近代,纺织更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之一。上海的针织工业也起步较早,仅次于缫丝业和棉纺织业。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杭州商人吴季英在虹口熙华德路3123号(今西安路78号)创办云章袜衫厂,资本为5万银两,是为中国第一家针织厂。
云章袜衫厂最初的设备主要包括德国、英国制造的人力圆袜机、哈茄吊机、缝纫机,生产袜子和汗衫,聘请德国人轧拉士主持技术、设备事务。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吴季英病故,吴氏子侄邀请姻亲徐润合作经营。徐润不断扩展厂房、增购设备,改厂名为“景纶衫袜纺织厂”,并转向以生产针织内衣为主。
1948年,景纶衫袜纺织厂的股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景纶厂创制的锦地衫(凸纹汗衫)、椒地衫(小网眼汗衫)、桂地衫(大网眼汗衫)等新品种广受欢迎,销路渐畅。1908年,汗衫出口南洋,首开国产针织品出口历史。1910年,上海江南制造局周惠卿等4人购进一台德国手摇袜机进行仿制,并合伙设立家兴机器厂。同年,电力针织机传入上海。1916年,中华第一针织厂创立,这是上海第一家电力针织机袜厂。
20世纪初,中国针织品市场被英、德、美、日等国各大洋行霸占,民族针织业的经营极为艰难。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针织品输入锐减,民族资本针织厂纷纷建立。这一时期,手摇袜机和手摇小横机传入中国,也进一步助力针织行业的扩张。日商伊藤洋行创办的兴祥棉织厂于1915年从日本进口仿美汤姆金针织机(台车)。台车可编织汗布、绒布,车速快,产量高,成本也低,逐渐取代了哈茄机,为当时华商新建针织厂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