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9月1日了,开学季来了。
诗词君想起2019年,华为应届生的年薪上了热搜。
8名博士应届生,他们的年薪,最高的是201万,保底的也有89.6万。
他们当中,有两人来自农村,靠勤学苦读走到如今。
多少人感慨:后悔当初没有好好读书。
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故事。
2008年,在安徽高考考场内,徐孟南在试卷上写下名字和考号后,就交上了考卷。
他故意考了“零分”,以表达对高考选拔制度的不满。
后来,没有学历的他,只能在工厂做一些组装广告箱、制作井盖等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流水线工作。
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生活折磨和苦闷之后,他发现校园生活才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
十年后,他又重拾书本,参加高考,弥补当年的遗憾。
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才明白:读书苦,不读书的人生更苦。
诗词君也曾因为学历而与自己喜欢的工作无缘,也曾因为工作能力而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时常会想,如果能重来多好,我一定要回到高中课堂,好好听课,考一个理想的学校,让人生有更多可能。
每当此时,就会想起颜真卿的那一首唐诗《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在古人看来,读书是一件辛苦事。
三更天时,点着灯火读书;五更天时,听到鸡叫就要起来读书。
读书虽苦,却是一个人上升的最佳途径。
北宋时,范仲淹父亲早逝,家庭贫困无依,母亲只得带着他改嫁。
范仲淹也随了继父的姓,改名朱说【yuè】。
家庭贫困,范仲淹在寺庙中苦读。
他每天用两升小米煮粥,等粥凝固之后,用刀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两块,再吃一些腌菜。
这样的生活,他过了三年。
寒窗苦读之后,他终于考中了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也认祖归宗,改回了本姓。
你所有为读书吃过的苦,最后都会转化成生活的蜜。
苦读的,不止范仲淹一个。
俞敏洪曾经参加过三次高考,他说自己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摆脱一辈子待在农村的“恐惧”。
“我在农村,一眼就望到头,哪怕我拼尽全力,也只是个被困在田里的农民。”
孩子,不要抱怨读书苦,那是你去看世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