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评课的九大技巧,名师点评一节课的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7 21:52:27

最近几年,很有机会去听课评课参加教研活动,又从不少场合了解到所谓“听课、评课就是搞教研”的片面论点或做法,也有好些个同事朋友让我发表看法,下面,我试着用自己经历的一些例子谈如何评课研课,也是抛败砖而引美玉,如有不妥,大家一笑了之。

首先,我们讨论怎么样的才算一是堂好课。这里,我把需要学的知识,具象成一个苹果,把让学生学到知识、技能和方法,比作吃到苹果。

先举个栗子:教师进教室,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吃苹果,来,这是苹果,给你,这个是你的,你的…每人分一个苹果吃。课堂结束。在这个过程中,吃到苹果这个目标已经完成,能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堂?不,我们把它定义为一个只停留在知识传授,侧重于结果的旧理念的传统课堂。

我们再勾画一个事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吃苹果?想,好,请看大屏幕,大家看我出示的图片,这个就是苹果,大家说苹果好不好吃?学生只好一脸懵逼,很不情愿地说好吃……很明显,这个过程中 “吃苹果”这个目标没有完成,老师除了例行公事播放课件机械问答外别无所为——尽管苹果的图片做得很精致美观。但播放课件、视频却成了所谓亮点被好多观评者点赞,相比上一个例子,类似这样的所谓的新课堂在实际中却不在少数甚至司空见惯。

我们继续勾画:同学们,我们来认识一下苹果,学生每人发一个,大家观察一下苹果长什么样,闻一下,然后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它的形色等属性,好,现在我们吃苹果……还可以继续拓展,我们每组有6个同学只有三个苹果怎么办呢?这就引出分类、分割或者平均分。还可以再交流,它为什么好吃,它有多好吃,这就引出了叙述描写感悟…

我们再拓展一下:上课,老师把学生带到苹果园,介绍苹果树,知道苹果从哪里来,然后布置任务自己想办法吃苹果。于是,活动开始了,有的学生会爬树,三下五除二自己上树摘着吃,有的学生找根木棍捅下来吃,有的学生三两人合作,坐在同学肩头上摘着吃,有的学生找来梯子,爬上树枝,还有个同学实在没办法,老师您帮我摘一个好不好……这个过程,这个结果,老师丰富了组织形式,学生吃到了苹果,也经历了困扰交流合作,质疑探究想到了办法,收获了成果。

上面几个事例,孰好孰坏,一览了然。

有了以上的对比,就便于我提出以下看法。

评课研课要去芜存菁抓重点。当代的我们,要真正确定一位同志是不是美女,我们要关掉其滤镜,取掉美白,大眼,瘦脸……这还不算,你还要抓到其真人,要卸妆,洗脸,甚至要确定一下性别……这样下来,你才能看清她的庐山真容,到了这个时候还觉得好看,我们对其 “美女”的称号才是由衷的欣赏与赞美,而不是简单的交际应付或者夸张的外交辞令,也不会是口头敷衍实则五内俱焚的厌弃。

课堂亦是如此,要评价一堂课是不是好课,你要屏蔽其虚无缥缈的无聊场面,剔除其重复N次的看似正确却无用的练习,初级的超过正常人接收水平的讲解,脱离主题无关痛痒的活动,不顾学生自演自嗨的个人秀,学生的喊口号,老师的口头禅,预料不到但会时常出现的操作失误……到这个时候你还能看清这堂课的主题中心,能理清这堂课的教学脉络,能找到重点难点,能感受到老师的激情学生的热情课堂的收获,我们才说,这是一堂优质的、成功的课堂…

评课研课要对标对本切要点。我们常常会经历平谈空洞甚至无聊乏味的评课研讨会,有的评课者一言不发或蜻蜓点水只触皮毛不触实质让被评者无感无为,有的夸夸其谈空喊口号令被评者浑浑噩噩不知所云,有的言之凿凿巧言令色被评者其身怯怯无所适从。这样的评课与“教研”聊胜于无。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同志不重视外,是评课、研课者缺少对课程标准的研读与领会,缺少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与挖掘。这就要求我们在评课前必须对课标有清楚明确的认识,对课程充分地熟识,对内容在本章节本册书乃至整个学段位置有清楚明确的认知。只有你清楚了,才能找出 课堂的不足,内容的不精准,目标的不清楚,重难点的偏离。只有这样,你提出的问题与不足才能触及灵魂使授课者心服,也只有这样,你提出的意见才能更加符合课标要求,更加贴合教学实际,最终通过评课研课使教研活动更有实效。

评课研课要避虚就实聚焦点。曾听过一位老师设计的一整节的“抢读抢答”,老师快问,学生快答,外行看来好不热闹,整堂课老师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而在我看来,只会成为老师秀激情,个别优秀生秀智商,少数表现欲强学生秀“下限”的表演秀,而学困生的收获只有游离于课外的失落与跟不上大节奏的挫败感……这种假学习假展示假热闹的无聊舞台、无效课堂有何可取之处?一堂数学课,你没有带着孩子们去经历去探索去思考去收获成功,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例题处理公式套用练计算。一堂语文课,你没有用文字意境让孩子们去体味去共鸣去书写快乐感味人生,仅仅停留在朗读课文写字念词背要点,却自我标榜这堂课成功高效so easy,就好像结婚后你没有带她去看过海听过音乐会坐过咖啡厅而让她以为世界本就只有把锅碗瓢盆洗得光洁锃亮把娃衣服熨得干净整齐就是全部的幸福快乐一样让人可叹可悲可唏嘘……

评课研课要追本溯源找起点。无源之水死,无本之木枯。一堂课的好坏会很明显地印记着教学设计的优劣。在听取了一堂课之后,我们再次翻阅教者的教学设计,看备课是否充分,看要点难点是否掌控,看技能情感是否兼顾。从课堂上呈现的亮点特点和不足,追本穷源,查找从设计层面体现反馈出的问题,既能从本质上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特色操作的源头,亮点呈现的出处,便于我们可以追寻到授课者的出发点,基本功,便于教者与课课者更好地从备课、课堂设计方面去理解课堂、提升自己,充分发挥评课研课的教研作用。

前戏都是浮云,高潮才是关键。我们看到好多同志的教学设计条理清晰点面俱到,可真正操作环节却往往令人大失所望…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起点高而大,活动多而杂,但过程粗枝大叶、结论拓展难点突破在下课铃声中草草收场的失败案例。课堂上,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质疑辛劳,没有收获过探究操练,整个学习的过程只有听读默写,齐答点头,验算订 。这样的课堂,看似一板一眼该有的都有却往往是有过程而缺结果,有形式而少实效,说学生不枯燥乏味,鬼才相信……

上一节课,很简单,要真正上好一节课,似乎也不那么容易,一堂课究竟是不是好课,焦点在于它对于课程设置的实现,学生水平技能的提升,思想情感的感知,而不是虚无浮夸的形式或者偏离主题的锻炼身体…希望我的以上例子看法能引起一些同志的共鸣,甚至能让个别同志有所启迪发掘,那就再好也不过。

愿这个世界不再有枯燥乏味的数学,不再有难解难分的算理,不再有晦涩难懂的课文,不再有颠来倒去看不懂的示意图,不再有抓耳挠腮学不会的英语句式,不再有味同嚼蜡的设计,不再有昏昏欲睡的课堂,不再有提高不了的课堂质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