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老家在中原地区,上世纪50年代,岳父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告别家乡父老,来到了我们这里。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沉淀,一家人也就定居于此了,正所谓“献出青春献子孙”,他实践着自己的初心,为祖国大西北建设做出了贡献。
爱人姊妹共三个,小时候都在老家长大,或多或少都呆过一段时光,虽然现在已居住在西北,然而,毕竟“月是故乡明”,在她们心底里始终牵念着故乡,还有故乡那永难忘却的舌尖记忆。其中最喜欢、最爱吃的就是一种老家的特色美食“扁垛”。
“扁垛”是老家的叫法,在有些地方又叫“焖子”。其主料是中原特产——红薯加工而成的粉条和干粉面。把红薯粉条水煮后切成小段,加各种佐料和肉汤充分搅拌,上锅蒸约50分钟,就成了微褐色、像果冻一样Q弹的凝固体,晾凉后切成一寸见方的长方形薄片,既可配蘸料食用,也可与辣椒等炒制,还可做成类似扣肉的“蒸碗”菜。
与扁垛齐名的还有“丸子”,这可不是我们熟知的那种丸子,而是在蒸扁垛的同时,用相同的材料炸制而成。爱人说,在她们老家,以前的老百姓节日餐桌上,以扁垛和丸子为主料制成的各种菜品必不可少。
岳父母健在的时候曾经做过多次,她们姐妹们时常聊起,大家始终想着能再体验一次故乡的味道,但因做此菜工序较多,且都很费工夫,还有最最主要的一点:一定要有地地道道的纯正红薯粉面、粉条,没有乱七八糟添加剂的那种,此原料在我们这儿当真是不易得,因始终买不到老家特产纯正、地道的食材,因此,这也就成为了她们姐妹心中的一个小遗憾。
就在前几天,老家的表弟寄来了正宗的红薯粉条、粉面,于是大家马上电话联系,相约着周六一起来做着吃。我爱人和小妹对此菜情有独钟,想着又能吃到久违的味道了,爱人兴致很高,这两天常常哼着小曲,和我买这买那,忙得不亦乐乎,准备工作提前做好后,大家欢聚一堂,一边忙活着,一边说笑着,家长里短、其乐融融。老大、老二主厨,老三做帮手,她们的手艺不错,也利索,大约一个多钟头的功夫,扁垛已蒸好出锅。
姐仨开始炸丸子的时候,我坐在书桌前,听着她们用老家话聊着天,心底里也替她们感到高兴。是啊,“身在千里外,最忆是故乡”,不变的故乡情,永远的家乡味,在岁月的长河里不时地牵动着她们的心,故乡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始终在她们的口中表露着,我们三个女婿前几年曾陪着她们回过老家,但也是走马观花没多少印象,多年来,也就从她们的交谈中对那个地方有了很多的了解。
扁垛、丸子都做好后,配上煮好的五花肉片、豆腐、粉条、丸子、木耳、黄花和菠菜等,辅之以肉汤,就做成了一碗具有浓厚中原地区风味的“熬菜”。色、香、味俱全,鲜美可口,老少皆宜,“是菜也是汤”,凭此特点,就绝对可称之为一道靓丽美食。
经过了漫长的等待,让大家期待已久的熬菜终于端上了桌,爱人兴高采烈地招呼着大家就坐,之后这姐仨话不多说、饭量大开,每人吃了两碗。这个饭量可足足地是她们平时的两倍,让我特别地吃惊和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美味?能产生如此强大的魔力呢?于是我也尝了尝。
不尝则已,一尝:嗯,味道确实非常不错,肉片很薄、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特别是那些扁垛和丸子,软弹有嚼劲,一口咬下,依稀还能品出红薯的甘甜爽口味道,它赋予了这道菜以灵魂。汤也不是很浓,入口后有种厚实的肉味在舌头上附着,这道菜整体感觉色泽鲜艳,确实很能勾起人的食欲。
要说这道菜,实实在在是突出了中原菜品相融相合、质味适中的特点,平和适口、不刺激、没有偏颇,只是吃了这一次,就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和妹夫本身也是北方人,对这道菜没有任何排斥,于是也就大快朵颐,用超记录的饭量给她们仨的手艺点了个大大的“赞”。
其实在我看来,比此菜更为香浓的还是那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就像这应景的大烩菜一样。爱人她们姊妹三人长大后都有了各自的家庭,其间我岳父母相继走了,大家虽都在一个城市,也只有节假日聚会一下,平时都忙着各自的工作和日常,这也就使得每一次的聚会都变得格外亲密、格外温馨。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人能像她们一样彼此陪伴着长大;也再没别人能像她们一样彼此牵挂着老去。人常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其实我要说的是:万年才能修成姐妹花。这份亲情该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相聚时促膝谈心,聊着过往家事、忆起父母双亲,数着鬓间新增的白发,表达着相互的挂念,看着她们开心灿烂的笑脸,作为她们的人生伴侣,我和我的挑担们也衷心地希望她们彼此珍惜,让姐妹之情永驻、快乐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