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各省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河南省、河北省、山东省等等。1928年的时候,我国的区划地区上,一口气增加了5个省份,分别是:热河省、绥远省、察哈尔省、宁夏省和青海省。目前,5个省份中,仅仅保留了青海省。至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则是50年代重新组建的。那么,5个省份中,为何只保留了青海省呢?
首先,我们聊聊我国行省区划的形成。1279年,元朝逐步消灭了西夏国、大金国、大理国、南宋等一系列政权,建立了一个疆域面积空前辽阔的王朝。随着疆域面积的扩大,唐宋时期的州县两级区划,对于元朝来说,并不合适。元朝结合了金国行尚书台制度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以后,推行了著名的行省制度。元朝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辽阳行省、岭北行省等等。
1368年,明朝建立以后,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区划,并且逐步完善。由于明朝有南北两个直隶,形成了南北直隶与13个省的区划格局。但是,明朝在青海各地组建了朵甘都司。至于内蒙古地区,则是明朝与北元政权反复拉锯的地区。在明朝统治的前期,在内蒙古各地设立了一系列卫所和要塞。但是,进入明朝统治后期,很多卫所和城堡已经废弃。
17世纪中期,清朝逐步消灭了各地农民军、南明势力,确立了自己的统治。清朝在内陆各省,沿用了明朝的行省区划,并且进一步完善,形成了18个省的区划格局。在青海、内蒙古、东北等地,则根本没有设立行省。由于缺乏行省区划和各级地方官员,清朝对上述地区的掌控能力很有限。在康熙皇帝在位的末期,青海贵族罗卜藏丹津,发动了大规模叛乱,西北震动。
清朝平定了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以后,为了加强对青海各地的管理,专门设立了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务大臣,简称为西宁办事大臣,总理青海蒙古诸旗、番人事务。西宁办事大臣统辖青海蒙古二十九旗和玉树等四十族土司,基本形成了今天的青海之轮廓。不得不说,这一措施大大加强了对青海以及青藏各地的管理和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