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点都已被叫停,但开矿造成的山体沟谷仍旧大量裸露,采坑没有得到修复,生态还在继续恶化,正在形成的污染继续威胁着长江源头。
全文3501字,阅读约需7分钟
(更多新闻,请关注新京报微信公号:bjnews_xjb)
▲2017年8月2日,治多县,通天河大部地区风大,气温低,空气稀薄,垂直差异很大。通天河畔因大风作用形成的罕见的月牙形的沙丘。每个沙丘长百余米,高五六米。当地牧民讲,其面积在逐年扩大。这个区域离矿山距离不远,都属于西风带。 新京报首席记者 陈杰 摄
位于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它是中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生态最敏感的地区。
2017年8月2日,新京报(ID:bjnews_xjb)记者从青海省格尔木市出发,来到位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中部的青藏公路乌丽段,再驱车向东,循着长江正源的沱沱河、通天河一路探寻。这里海拔高于4500米,地广人稀。土壤泛红,矮小的绿色植被紧贴着地皮蔓延,勉强铺满波状起伏的沟谷。
▲8月3日在治多县拍摄的通天河河道。通天河是长江源头干流河段,流经区域绝大多数处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和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缓冲区,这里是雪豹、藏羚羊、白唇鹿、藏野驴、黄羊、野牦牛等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栖息所在,也是黑颈鹤、斑头雁等珍贵鸟类的栖息地。
据国家环保部公告,中央第七环境保护督察组于8月8日至9月8日进驻青海省,开展环境保护督察。重点督察青海省党委、政府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情况。
然而,记者在此次走访中发现,虽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点都已被叫停,但开矿造成的山体沟谷仍旧大量裸露,采坑没有得到修复,生态还在继续恶化,正在形成的污染继续威胁着长江源头。
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旻 首席摄影记者 陈杰 首席编辑 陈薇 校对 王心
━━━━━
盗矿点仍未生态修复
8月2日13时许,记者驱车从青藏公路乌丽段下了公路,进入一条砂石路矿道,行驶不远,在路边20米处看到一块刻有"三江源国家自然保护区"字样的石碑立于荒漠之中。往东不到一公里处,一块蓝牌写着"三公里处有煤销售",下面是联系电话,箭头指向前方。
▲2017年8月2日,治多县,乌丽以东进入扎苏煤矿、尼雅西铁矿、和达哈煤矿的矿道的路上,不时可以看到立在路边的写有“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