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岭 行书自作诗《蒲儿菜》中堂
青青曳曳水中蒲,孔子文王待试厨。
苦酒旋来甜未忘,秋云驻落鹜相呼。
茸花尚紫神仙药,茎叶留编枕席珠。
半载清风星数度,全身足用道不孤。
先生说:蒲菜是孔子爱吃的一种菜。这让我记起家乡大人们说的,孔子受厄于陈国三个多月无粮无米,就是靠这种蒲菜度了过去。先生说是的,不仅因为厄陈之事,孔子爱吃蒲菜也是源于周文王爱吃它,且孔子本就喜爱周朝文化。孔子整理了《诗经》这部书,你们家乡的《陈风》和一些诗里,都提到过“蒲”。比如讲食物“维笋及蒲”(见《诗经·大雅·韩奕》:“其蔌维何?维笋及蒲。”)、讲鱼“依于其蒲”(见《诗经·小雅·鱼藻》:“鱼在在藻,依于其蒲。”),等等。古人吃蒲菜是有传统的,这个菜清肺,对人好。肺是根本,它要健康才能运化谐调。这个蒲菜和现在的观赏的菖蒲可不是一种“蒲”,一个吃得,一个吃不得;一个从古到今闷着头没变,一个铆着劲出来了好多品种和标准。先生接着问我,孔子“郁郁乎文哉”,到底为什么用“郁郁”这个词呢,这耳刀“郁”和上面“缶、爻”的“鬱、鬰”区别大吗?都分什么时候用呢?师母一般这时会说:学岭嘴笨,让他说不如让他写,看他写对写不对。
今年此时蒲菜已老,但知识永远清新不老。文化如树,离不开土壤和生活;这树有枝有干有叶,有因陈有出新,要“心沉手稳”,分得清、记得准,才能学的坚定、行的扎实。
军旅“书”怀
■王亚洲
1982 年10 月,我入伍二炮云南某基地。因之前有过随父亲用米字格写字近一年时间的经历,从此埋下了书法的种子,这种子自然被我带到了部队。每每连队一天的理论和实操训练结束,在全面复习之后,总想着抢在熄灯号吹响前的半个小时过把写字的瘾,于是不顾劳累,简单洗漱后,掀开被褥,铺纸泼墨就在床板上写将起来。纸是过期的报纸,墨是部队老文书赠送的,报纸上的新魏体或隶书标题便是我的描摹对象。在班里对毛笔字感兴趣的战友面前,我多次卖弄过所谓感觉和感受,他们听得云里雾里,时不时也会捯饬几笔,为了增加墨量,墨汁便加了水,再次使用时,墨臭味惹得班里其他战友“吹胡子瞪眼”,后来就改用了蓝墨水。
1985年,王亚洲在部队文书室练习书法
一年后,凭着业务考核全连队第一而荣立三等功,还有早已被连队首长关注的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加之即将退役的老文书的极力推荐,我有幸接任连队文书工作。走进文书房,老文书把他保存多年的柳公权《玄秘塔碑》字帖赠予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字帖,在老文书的点拨下,我开始人生中第一次临帖。文书岗位干了三年,这本字帖也临了三年,期间,我获得基地书画比赛一等奖,于是乎名声“大噪”,本连队战友纷纷索书,还有基地其他连队的爱好者也纷至沓来。至今,不少战友还留有我在部队时写的所谓作品,但早已不堪入目了,即便我极力劝他们扔掉,但战友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觉得挺温暖,都不愿意丢弃我的早期作品,就是想留存着这份温暖和情感。
1986年,王亚洲在服役部队主办的书法、美术展览中获书法一等奖
因为书法,还有很多情景依旧历历在目:自己的第一方印章是木头的,是用削铅笔的小刀硬生生在一截树枝上挖出来的,其中自然有因划破手指而留下血淋淋的痕迹;用了一个多月时间,我独立完成基地作训部特大型战略地图的绘制任务;用了一周时间,我用红漆为基地书写了大型操场四周的标语牌,每个字足足三米高两米宽;因思家心切,我婉拒基地宣传部留调机会……
部队铸就我的坚毅和恒心,也铸就我的书法艺术情怀,军人身份是我一辈子的荣耀!
忆军中写标语
■谢少承
1981年我步入军营,因为有写字画画特长,被调到团里电影组任放映员。那时,放电影之前有影前宣传,内容有标语、宣传画和连环画等,这些内容都是用幻灯片制作的,放映员必须具备写字画画的基本功才能绘制幻灯片,因此,每天练习书画是正常工作。
当时,练字没有宣纸和毛边纸,用的多是废旧报纸,对于农村走出来的我,已非常满足了。1983年团里建“军人俱乐部”,听说要从上海购买宣纸创作书画作品,布置俱乐部环境,心情很激动,因为在这之前,我还从没见过宣纸是什么样子。盼了好几天,买宣纸的人才姗姗回来,见到神交已久的宣纸,就急不可耐地想用毛笔在上面比划几下,可是,作为一个新战士,羞于向领导开口,于是,我在整刀纸的中间,悄悄地撕下一角,用毛笔蘸墨,在上面试了试,果然写的字比平时好看,正在陶醉于宣纸上的墨迹时,筹建俱乐部的领导突然进来,我吓了一跳,心想偷偷撕宣纸的事一定会被领导批评了,正在不知所措时,没想到领导笑着说:“小谢,没用宣纸写过字吧?今天买回来啦!赶紧先领点练习练习,纸用熟悉了,才能写出好字啊!”一句话,让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同时也感到无比温暖。
1993年,谢少承发表于《书法报》的作品
2000 年之前,我任某集团军宣传处干事兼俱乐部主任,其中一项工作是保障首长机关的各种会议工作,集团军党委机关会议频繁,每隔两三天就要写一次会标,这些会标的制作流程是先写,写好后再用刀片沿着轮廓刻下来,最后把字的轮廓用别针固定在红条幅上,制作一幅会标要花大半天时间。由于精力顾不过来,后来我采取一个简便的方式,就是重要会议采取以上方法,一般性的会议干脆用大毛笔蘸颜料写大楷榜书,再别到红布上,一幅会标二十分钟内便大功告成,从而节省了时间。毛笔写的大楷字既庄重大方,又有书法的元素,首长机关没有人提出疑义,反而得到了广泛认可,有人说毛笔写出来的会标就是不一样,既生动活泼又接地气,一边开会一边还能欣赏书法作品呢!
军旅生涯匆匆四十年,大多数时间是与毛笔打交道,心生无限感慨,兹录旧作《感旧》一首,以抒怀:
年少初征细柳营,迥途不忘苦寒行。
马陵山色侵书卷,扬子江潮豁性情。
翰墨独能成乐事,生涯未肯尚虚名。
每惭缣素难酬客,犹有数行梦里萦。
军旅结缘沈鹏先生
■丘仕坤
携笔从军那天起,注定永铸文武身!20世纪80年代末,得机缘踏上军旅征程,家人赠予毛笔并预祝:笔戈并举,德艺双馨。
军营是所大学校,既锻炼人又长才干。行武之余,报名参加书画学习,不忘写字得乐,调节营盘紧张生活。考上军校深造并在*军任指挥排长,后来调到省军区系统和大军区机关工作,生活在城市学习书艺条件更佳,接触名家机遇亦多。结缘沈鹏先生,便是我军旅人生中美印心间之事!
第一次,求字而出乎意料。1997年,我供职梅州军分区,工作干得出色,书艺亦不断进益。领导珍爱人才,支持我举办个人书法展,梅州市委、市政府把展览作为纪念建军70周年十项活动之一。为办好展览,我壮胆给沈鹏先生写了一封五页纸的长信,言明军人艺志,期盼题签支持。当致电沈先生夫人殷阿姨时,她热情大方地说:“我知道你是广东部队的丘仕坤,你的信沈老看了,临近新春事多,会尽快题好寄你。”听罢心里像是乐开了花,果真一周后即收到沈先生四尺对开“丘仕坤军旅书法探索展”的题字!内心庆幸身为军人才有如此“待遇”。八一建军节当天,展览如期开幕,一百件作品琳琅满目,五十件贺作锦上添花。
第二次,谋面而喜出望外。2001年初,我调到广东省军区筹建军史馆,忙里偷闲创作书法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届全军书法大展中获得最高奖,应邀赴京参加颁奖典礼,得此机缘在展厅见到心心念念的沈鹏先生。沈先生年近七旬,满头银发,清瘦峻逸,健步如飞。沈先生逐一点评获奖作品,作者们紧随其后,来到我的作品前,我“自报家门”,沈先生严肃认真,细致评说,其情其态,让我等深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点评完毕,趁合影的机会我将沈先生题字的《丘仕坤书法作品集》呈上,沈先生脸带笑意表示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