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十年前TF卡因为拖慢手机速度而消失,那么在手机性能对普通用户已经过剩的今天,TF卡能影响什么体验?TF卡还不回归,就不是技术问题、体验问题,而是利益问题了。所以,有人认为是厂商取消卡槽就是为了卖云盘。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Xperia坚持TF卡槽:索尼不仅不加强云服务,反而把本来有的云服务,比如亚马逊网盘同步照片、LifeLog……全给砍了。硬件厂商罢了,不卖云盘。
云盘很好用,但云盘取代不了TF卡,至少在极端情况下取代不了。合理的情况是既有云盘拔高又有TF卡兜底,可惜这样的手机在国内很难见了。
曾有人指出,相机用卡是因为一张卡满了可以迅速换上另一张。这个优势也是云盘无法取代的。
当然,可卸载的存储卡确实会存在一些问题。
现在主要占空间的是app,存储卡存app的话,当存储卡拔掉,app就不可用了。如果操作系统设定了app需要一直活着,那么当然不想允许你把app放到存储卡上。
苹果作为智能手机的引领者,设计受到诸多厂商效仿。不过,TF 卡槽是个例。在当时内存卡拓展大行其道的时代,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前首席设计师兼首席声优乔纳森・伊夫认为,极简美学才是 iPhone 应有的样子。
为了严丝合缝、一体化、还有内部对称的排列堆叠,iPhone 从一代开始就不支持可拆卸电池和内存卡槽的设计。也不支持文件管理。应用只能在自己规定的范围内,打开自己的文件,除非用户手动创建副本。这就导致了多余的存储,即使加进去了也完全没有用。
然而苹果手机的体验一直是业界顶尖水平,在安卓阵营摸索了这么久,还是不得不跟随苹果的思路。于是慢慢的每一个手机制造商都取消了TF卡槽,每一个手机制造商都这么做,于是,默契就形成了,整个行业都放弃了对TF存储卡的支持。
iPhone7取消耳机孔的时候,这一举动,引发了取消耳机孔的狂潮,导致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都没有耳机孔。直到最后三星也在note10这代也取消了耳机孔。
iPhone12取消充电头,似乎是达成了“为了环保”的共识。三星也同步在s21系列也取消了充电头。
由此可见苹果在整个产业当中的绝对领导地位。不过,这个设计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诟病。这是因为最初的 iPhone 没有应用商店,容量需求并不算高。而初代 iPhone 本身就有 4GB/8GB 的大容量可选,这在当时比很多手机加上 TF 卡后的容量比空间还要大。
随着tf卡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便宜,128g 高速tf卡100元以内就能买到。
如果手机支持tf卡,对于高端手机溢价是毁灭性的打击。
所以安卓厂商才必须在高价位旗舰机上取消掉tf卡。
但估计乔布斯自己也不会想到,本来是出于对极简美学主义的追求,到了苹果现任 CEO 库克手里,却成了“收割用户的利器”。当然,这是后话了。
所以早在 2007 年,TF 退出舞台的原因就已经初现端倪 —— 和手机美观度有关,和工艺设计有关,而这些也演变成后来的内部空间利用率。
于是,不少用户就会把这个锅甩到手机硬件和安卓系统身上。
为了避免这样的 “误会”。安卓 4.4 开始对储存卡做出严格限制,很多 APP 无法安装在储存卡上,并且绝大部分 APP 的缓存也无法放置在存储卡上。要知道,有些游戏 APP 本身容量不大, 游戏缓存才是空间*手。比如原本 3.5G 的原神,安装完所有数据后空间大小会来到 15 个 G。
至此,存储卡就从原来能帮忙分担内部空间的大哥,变成只能存放音乐、照片等素材的小弟。
而到了 Android 6.0,谷歌进一步加强限制,再也不能在外置存储卡上安装应用了。
即便有些手机也可以通过 “开发者选项” 或者 “ROOT” 等方式绕开限制,但 TF 卡在手机上已经是日落西山。
除了上诉原因,TF 卡在手机上淘汰还有一个重要因素 —— 安全性。
首先,劣质的 TF 卡会导致数据丢失;而如果有人捡到你的手机,还可以直接拔掉 TF 卡从而获取上面保存的照片,让丢手机的人变成下一个陈冠希。
而另一方面,由于 3G、4G 高速网络的普及和云空间服务的兴起。
人们从下载音乐电影到本地,变成在线听歌看视频。
从浏览本地照片,变成保存到朋友圈或者云空间。
到了 5G 时代,5G 毫米波网络目前有记录的下载带宽已经可以达到 5Gbps 以上。换言之,手机上的存储系统写入速度至少要达到 640MB/s 以上,才不至于给网速 “拖后腿”,手机专用的 microSD 卡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