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孝庄这个名字,很多人脑海里都会浮现斯琴高娃老师在《康熙王朝》里的样子。当年一部《康熙王朝》让我们熟知了这个伟大的女人,她先后辅佐两代幼主坐稳了大清江山,说她是明亡清兴时期的关键人物之一,并不夸张。
这样一位聪慧、具有远见卓识的女人,影视剧作很愿意赋予了她很多传奇色彩。抛开那些演义的部分,回归历史,会发现她的厉害之处在于每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她都能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总结一下就是,选对的人合作,在韬光养晦中变强。
01关于孝庄的前半生,史书并没有过多的记载,只知道她自幼“无他无好,而独嗜图史”。还有她在做太宗皇帝庄妃时,“赞助内政,越既有年”、“佐太宗文皇帝肇造丕基”。
总之,这些都透露出一个信息,孝庄与其他普通后妃不同,她是个懂政治的女人。
好,了解了这个前提之后,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1643年,这一年,顺治皇帝登基。
02很多人会认为当年只有6岁的顺治能登上皇位,离不开他的母亲孝庄的功劳,甚至愿意相信孝庄委身嫁给了多尔衮。
那么这里,有必要先说一下孝庄与多尔衮的关系。
是什么关系呢?
就是没有关系,让你们失望了。
孝庄一个科尔沁蒙古草原的蒙古姑娘,多尔衮一个满洲的东北小伙,两地相隔甚远,没有青梅竹马!
孝庄13岁就嫁给了皇太极,婚后感情和睦,先后生育三女一儿,没有出轨行为!
而多尔衮之所以愿意拥立顺治继承皇位,完全是他自己实力不足,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满洲八旗,多尔衮只有两白旗,忠于皇太极的两黄旗大臣说,不行,必须立皇子!而且军队阵型都摆好了,谁不同意就火拼。
多尔衮掂量了一下,火拼肯定两败俱伤,于国不利,为大局着想就妥协了。辅保幼主,弄个摄政王当当,还是一把手,也行。
从这个角度讲,多尔衮格局还是蛮大的,没有为了个人的利益,损害国家内部团结,是个事业型的男人。
至于皇位为何就是顺治的,的确要归功于孝庄。按照当时后宫后妃的嫡庶排位,比孝庄地位高的都没儿子,或是儿子年纪比顺治还小;有儿子的,地位没孝庄高,所以只能是顺治。
顺治登基后,孝庄正式开启她的政治生涯。
03顺治登基不久,大明灭亡。多尔衮招降吴三桂,带兵进了北京,下令迁都北京,正式入主中原,大清国形势一片大好。
随之而来的是多尔衮的实力手腕也越来越强。很快他就挤走了同他一起辅政的郑亲王济尔哈朗,废掉了肃亲王豪格,军政国事一手操控,全国上下“只知有睿王(多尔衮)一人”。
这段时间,孝庄母子孤儿寡母势单力薄,只能韬光养晦,孝庄告诉儿子,平日里多玩乐,表现得胸无大志些,减少多尔衮的注意力。“遨嬉胶桧,渔猎鄙事,无不为之”
同时,为了防止多尔衮废帝自立,只能不断给多尔衮戴高帽,加封。比如顺治元年,即加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后又进一步加封为“皇叔父摄政王”。顺治四年,更取消多尔衮御前跪拜礼仪;遇到节日或庆典,多尔衮与顺治皇帝一道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拜谒。
说到底,除了在道德层面抑制多尔衮的野心,孝庄能做的其实很有限。
什么?你说孝庄可以嫁给多尔衮?
我想孝庄应该从没有这么自视过高,以多尔衮的权势地位,想找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凭什么会喜欢她一个无权无势的后宫寡妇。
只能说,幸亏多尔衮是个事业型的男人,在统一全国前不会像南明政府那样搞内部分裂的事,所以直到多尔衮去世,顺治的皇位都没有出过什么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