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英国伦敦温布利球场打出标语,感谢英国国民保健署(NHS)为抗击新冠疫情所做的努力。图/新华社
本该治病救人的英国国民保健署(NHS),如今自己却“病”了。这个象征着英国福利制度的机构,被曝陷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
在英国《泰晤士报》网站的报道中,一名资深英国医生称,如今患者宁愿在家里死去,也不愿冒险躺在医院走廊的推车上等待救治,而英国政府正在蹒跚走向国民保健署的“不满之冬”。
英国医师协会主席菲利普·班菲尔德说,医生们每天都不得不决定哪些患者能活下来,哪些会无谓地死去,因为国民保健署处于“可怕的状态”。
而英国国民保健署联合会常务会长马修·泰勒给出的这些数据,或许能更为直观地体现出该机构目前面临的危机:“有10万个职位空缺。急诊室人满为患。大约七分之一的病床被应该出院却又无法出院的病人占用。一些患者不得不等待40多个小时才能等到救护车。”
英国《卫报》则报道称,国民保健署现在与许多依靠它来维持生命和健康的人具有相同的特征:年迈,有多种合并症,并且迫切需要紧急护理。夏天已经让它濒临失败,预计今年冬天会更糟。
尽管英国正面临首相“替补”仍悬而未决,社会族群也空前割裂,但至少在一个问题上已经有了共识:这个国家曾引以为自豪的国民保健体系“病”了,而且病得还不轻。这无疑也给英国当局带来了直接且紧迫的挑战。
英国曼彻斯特索尔福德皇家医院医护人员资料图。图/新华社
NHS体系已经“病得不轻”
据日前公布的英格兰地区国民保健署季度人事数据显示,6月底该地区NHS在急诊、救护车、社区保健人员、心理健康人员、专科护理人员等方面职务空缺达前所未有的132139人,空缺率高达9.7%。
这不仅突破了2019年6月创下的历史纪录,并就此宣告英国卫生部所宣布的“改善计划”归于无效。
人口密度最高的伦敦地区,急诊、救护车、社区、心理健康和专科护理部门人员空缺率,更是达到创纪录的12.5%,其中仅急诊室职务空缺即逾2万人。
这些数据被指“NHS根本没有足够员工提供所需一切”,且“许多员工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工作量和倦怠”,更“勾勒出一幅黯淡的画面”。危机几乎已经侵蚀到NHS系统的每一环节。
7月NHS急诊室等候时间逾12小时人数达创纪录的29317人;救护车响应紧急求助平均等候时间为59分07秒,令NHS“救护车响应紧急求助时间不高于18分钟”的标准成了一个笑话。
而全国等待医疗和保健帮助的总人数高达673万,平均候时高达13.3周,等候超过18周的人数高达254万人。
由于NHS系统负担沉重,尽管预期收入减少,英国人仍不得不转而求助自费医疗体系,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的两年间,英国自费医疗选择率增加了39%。
相关民调更表明,如今表示“会考虑选择自费治疗”的英国受访者比例已经过半,与两年前相比,即使年收入低于4万英镑的贫困家庭,愿意自费做手术的比例也猛增54%,因为“保命要紧”。
吊诡的是,一方面成千上万患者想入院不得其门,另一方面却同样有成千上万明明可以出院的人被“绑”在病床上:数据显示,英国NHS体系病床的约七分之一,计近1.3万张,被早该出院的“前患者”所占据。
实际上,这些人根本不愿待在医院里,而是希望转入疗养院或回家护理康复。但由于社会护理人员和适合在医院外护理的专门设备奇缺,他们只能被长期滞留在医院里,甚至有患者已经足足在医院里多待了9个月之久。
当地时间2022年3月7日,救护车停在英国伦敦一家医院内。图/新华社
“加法”还是“减法”吵不停
尽管NHS系统老化、不堪重负是英国社会共识,但怎样应对,各方面的“药方”却大相径庭。
一派认为“投入不够”,主张做“加法”增加投入,而这其中也分为主张增加“硬件”投入和主张增加人员投入的两种意见。
前者以卫生部等行政系统官员为主,认为NHS系统的医院房舍老旧,医疗设备缺口严重,病床数量不敷,这些都需要加大投入。
后者则以医护人员协会成员为主,认为只有给医护人员加薪才能“提振士气”,并“鼓励更多人投身医学”,如英国医学协会主席就主张“2023年一次性给医生加薪三成”。
另一派却认为“太多钱花得不是地方”,主张做“减法”给NHS“消肿”,以现任卫生大臣巴克利为代表。
巴克利在其最近的演讲中指出,自2013年以来,NHS中层管理人员数量从9000人增至18600人,另有26000人在综合护理委员会、7000人在不提供护理的委托支持单位工作,一些社区护士一半以上时间用于管理而非护理,很多NHS工作人员更擅长处理文书,而非应对患者。
因此,在巴克利看来,应该将这些“不从事医护工作的医护工作者”裁减至少80%,才能让NHS系统更加高效,同时为“最急需的缓解”腾出宝贵的资金。
下任英国首相最热门“替补”人选——现任外相特拉斯的首席幕僚爱德华兹认为,NHS得的是一场由来已久的“慢性病”:上世纪80年代以前工党执政时过于激进推动包括NHS在内“大福利”,造就了一个“贪大求洋”的摊子,保守党上台后又矫枉过正,自90年代起不断削弱NHS投入,此后两党交替执政,决策层缺乏远见、前瞻性和政策连贯性,导致如今“加减两为难”的窘境。
绝大多数英国医卫专家承认,持续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应对压力,的确给NHS系统带来额外负担,但这绝非问题关键——NHS系统的“腐朽”,早在疫情开始前就已经郁积多年,积重难返了。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13日,人们在英国塞文欧克斯排队等待接种新冠疫苗。图/新华社
“打劫彼得给保罗埋单”?
对于“腐朽”的NHS系统,英国职能部门提出一些技术性应对方案,如增加吸引海外医护人员、通过养老金政策调整鼓励超龄医护人员继续工作等。
但即便提出这些方案的人也承认,这些措施也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连标也没法治:2015年以来英国至少运作过两次大规模医护人员增加方案,效果却是人员缺口越来越大。
保守党即将推举新任党领,并接替约翰逊成为下任首相,多数观察家都相信,新首相和新内阁将不得不面对更严峻的NHS体系危机。因为按照多年传统,冬季而非现在的夏季,才是“NHS综合症”症状最严重的季节。
对此,目前已经冲到最后对决的两位未来首相候选人中,选情暂时落后的苏纳克对NHS问题顾左右而言他,而特拉斯一直将“减税”当作取悦保守党普通党员的“卖点”。但既然要“减税”,自然就无法增加NHS这个“吸金老虎”的投入。
对此,特拉斯提出“减少医护投入用于社会护理投入”,其显然针对的是医院“霸床”现象,却引发了一线医护人员的普遍恐慌。为此,有人借用英国谚语喊话,呼吁特拉斯不要“打劫彼得给保罗埋单”。
迫于压力,特拉斯转而表示如果自己当上首相,会“增拨130亿英镑用于社会护理”,而不再谈拆东墙补西墙的事。
但是,钱从哪里来?特拉斯的团队吞吞吐吐暗示可能要设立一项“特别税”——然而,“保送”特拉斯一路*入首相决选的减税承诺呢?
新冠疫情经久不退,各国国情不同,医保体系也迥异,但无不承受着空前压力。英国NHS体系此般进退两难的境地,不仅是对英国当局的直接挑战,或许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个醒。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何睿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