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土的印章看,所用印文基本上还是依循了秦汉印的规范。直至元代赵孟頫,文人学士参与印章的制作,并取得可贵成就的篆刻家,篆刻这一传统艺术从而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明清流派印
我国篆刻艺术的发展,有两大高峰时期。一个是战国、秦汉时代的印章;一个是明清以来的篆刻艺术流派。明清篆刻艺术流派是由众多的篆刻家组成。
文人治印由于各自的追求、经历的不同,打破了古代篆刻艺术在篆文使用上的局限性。明清流派篆刻对书体的选择不受任何限制,大篆、小篆、缪篆等得到充分的表现,古陶、碑版、砖铭、钱币上的各种文字都借鉴用来作印文。同时,丰富了篆刻刀法的表现技巧。
明清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篆刻艺术流派:皖派和浙派
皖派是指安徽一带的篆刻家群体,前期以何震为创立,并有朱简、汪关等为继,后期则以程邃为代表。皖派惯用冲刀法,重气势,多灵动,刻出的线条圆润而浑厚,属于相对阴柔的风格。
皖派之后,丁敬开创了浙派。运行切刀法治印是浙派篆刻最基本的艺术特色。刀凑石上,以切点连接成线,所形成的线条斑驳,体现到刀味,印中出金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