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问题(就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提问)
如:为什么说“这一天像一个节日”?
2、针对全文提问题(联系上下文,找出其中的“变化”来提问)
如:为什么开始豌豆们的世界是绿色的,后来它们的世界就变成黄色的?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给学生从不同角度提问题:1、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
如:蝙蝠、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
2、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
科学家为了弄清楚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三次实验,课文为什么要详细写第一次实验,略写二、三次实验?
3、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实际来提问
如:夜间飞行的动物都是像蝙蝠这样嘴、耳配合,利用超声波来探路吗?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给学生“学会筛选问题”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提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也应该能够提出一些问题来,在这个基础上,《呼风唤雨的世纪》的教学重点就放在了让学生“学会筛选问题”。
学生在读课文时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可以是不会的字,不懂的词,修辞方法的运用,课文内容的理解,写作方法的疑问,读了课文后联系生活实际想到的问题,但在这么多问题中要学会甄别筛选整理。那么应该保留哪些问题,去掉哪些问题呢?
我认为应该保留的问题是:
1、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能帮助学生学到阅读、写作方法
应该去掉的问题是:
1、生字的读音,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
2、专业术语,这些词语不懂,但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学习、理解。
3、有的问题能引发探究兴趣,但不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专业性又强,可以在课外继续探索研究了解。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在语文课堂上帮助学生筛选出如下问题:
第一类: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
1、什么是“呼风唤雨”?
呼风唤雨:旧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人具有支配自然段伟大力量。
2、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3、在20世纪,人类有哪些不一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这个问题在课文2自然段做了概括介绍:“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第4自然段做了具体阐述:
发现: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
发明: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这些发现、发明,使人类的生活舒适、方便,把地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4、在20世纪之前,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慢吞吞、静悄悄、黑暗无光,没有电灯,美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5、在我们的生活中,“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的神仙”指的是什么?
千里眼:电视、电脑、手机、望远镜
顺风耳:录音机、收音机、电视、电脑、手机
腾云驾雾的神仙:乘坐热气球、飞机、宇宙飞船在天空遨游的人们
6、科学技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这些发现、发明,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也丰富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人类的生活舒适、方便,把地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第二类:能帮助学生学到阅读、写作方法的问题
1、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中心句统领全文,点明本课主要内容。
2、第二自然段开头为什么连用两个设问句?
设问句是作用是引起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从这两个设问句中,我们也体会到作者对人类发明创造的自豪与喜悦。
3、“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一句中“奇迹般的、出乎意料”这两个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那么多”表现了人类发明创造的数量多、种类多,与后面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相呼应。“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说明人类的发明成果不一般,也照应了“呼风唤雨”这个词,去掉这两个词,就不能表现人类发明重大,不能表现人类的“呼风唤雨”。
4、“发现”和“发明”的区别是什么?
“发现”是指以前没有的被找到了,“发明”是指以前没有的被创造出来了。
5、文中为什么要引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和“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形容说明人类在短短一百年中的科学成就的数量很多。
科学家的话更有力地证明了作者的观点:是科学技术使我们的这个时代变得不同,是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6、课文主要写的是二十世纪的发现发明,为什么在第三自然段又写到了人类过去的生活?
这是运用对比的写法,让读者更加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二十世纪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改变。
通过这两类问题的提出与解答,学生既明白了课文内容,又学到了一些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还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