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系统选择
注册成功后,系统会随机匹配个人头像,相比用户自己在列表手动选择,则多了一份神秘感与期待感,让头像的设置变的更有趣,例如小红书、B站等应用。
3. 文字头像
常出现在移动办公类应用中,由系统自动处理,基于OA类应用社交属性并不强,大多用于内部团队工作中的沟通交流,例如钉钉、纷享销客、飞书等。为了更清晰的获取对方个人信息,这类产品头像更倾向于上传自己的真实照片(部分企业强制),在用户未上传照片的情况下,系统会提取中文名字中的后两个字(两个字的全名显示)、英文名字前两个字母作为个人头像使用,方便团队成员更好的辨认。
4. 群组头像
只出现在群聊中,由多个群成员的头像组合而成,不同的应用对头像上限的设定不同,最为常见的是4个、9个两种。群组头像大多数不支持自定义上传,会根据当前群成员的数量(1-4人、1-9人)进行宫格排列,且不会超出设定的上限,例如钉钉群、微信群、QQ群等。
5. 用户头像组
在部分应用场景中,产品将多个用户头像堆叠组合在一起,通过“羊群效应”引导后续用户产生从众心理,以提高转化率,例如有多少用户已购买、多少用户已中奖等。另外,视频平台的直播间也会将排名靠前的用户头像组合排列并展示出来,吸引其他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