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张治中就此事与李宗仁推心置腹进行规劝,并将这其中的种种利害,以及早年各种矛盾全部澄明,希望能就此促成和谈。
但是,随着谈判的深入,李宗仁也逐渐意识到,尽管自己一心想要将蒋介石取而代之,但就而今的形式来说,他们与蒋介石的矛盾是远小于与我党的矛盾的。
所以,在4月15日举行的第二次正式会议开始后,尽管我党做出了巨大的让步,但在李宗仁等人的意见下,谈判也因此陷入了僵局。
张治中与周总理
在这次正式会议上,此时两党代表已经没有字斟句酌的余地。周总理郑重地宣布,南京国民党是否会在这份文件上签字,需要在4月20号之前做出决定,如果到时候还不能做出协议签字的话,我党只能渡江,不会有其他结果。
这其中,张治中表示“对于这个问题,我不能再有话说下去,但是我想提出一点个人想法,这只是我的个人想法,不是代表团的想法。”
随后张治中看了一眼周总理说道“在中国有句古话,说起来恩来先生可能会觉得有封建意味,这句话就是‘兄友弟恭’,我觉得这句话是不无道理,比方说,国共两党之争,就如同兄弟之争,都是中国人,都是一个民族的同胞。谁吃亏,谁占便宜,这个不必太过较真。”
在顿了顿后,张治中接着说道:
“过去哥哥有错,自己对于过去的错事,感到惭愧,如果弟弟能把家当好,哥哥还是会为之高兴,并尽力扶持弟弟.......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己见,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请恩来先生和各代表包容。”
周总理与张治中自黄埔军校时期就已经是好友,所以二十多年的交情,让两人关系十分深厚。并且,张治中本人是一个十分为民族着想,为国家和平事业奋斗的人,对于他,周总理十分尊重。
但是对于张治中本人的这番“兄弟论”,周总理并不赞同,所以在张治中话音刚落,周总理便说道“对于文白先生的话,我想辩白几句,假使双方都是为了国家和平而奋斗的,这样说无可厚非,今后大家都可以摒弃前嫌一起合作。但是就拿国民党过去20多年来说,蒋介石的领导来说,这并不是兄弟之争,这就是革命与反革命,这番话即便是说给孙中山先生听,想必他也是不会同意的。就像当年,孙中山先生,对清政府,对袁世凯的讨伐,都不是兄弟之争,都是革命与反革命......”
会后,尽管南京国民政府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但张治中还是希望能就此说服其签字,促成和谈成功,而对于这一点,周总理等共产党人士也是如此期望的。
但是,《国内和平协定》中的内容与李宗仁等人的期待还是相去甚远,并且,在蒋介石看到这份文件后,更是拍桌大骂张治中无能,“丧权辱国”。至此,国共北平和谈以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破裂。
4月21日,*等中央*发起全国进军的命令,至此红色中国的到来进入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