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高产旱稻品种,高产旱稻最好品种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17:13:10

野生稻米

栽培稻、是野生稻经过人类长期驯化(即人工栽培)后的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适应性强、产量较高,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地区。在我国,栽培稻已有4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产量居世界首位。栽培稻类型多样,品种资源丰富,我国栽培稻品种达4万多个。水稻、是栽培稻的一种类型。生育期内需水较多,田间经常保持水层。我国和世界上的栽培稻绝大多数是水稻,高产稳产,米质亦好。与“水稻”对应的是“陆稻”,又叫“旱稻”,需水较少,是水稻在无水层的旱地条件下长期驯化演变形成的一个生态型。

太湖高产旱稻品种,高产旱稻最好品种(5)

水稻田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水稻的起源国,根据1993年考古队在湖南省道县玉蟾岩发现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研究发现该稻距今已有14000~18000年的历史。目前国际考古专家认为,以阳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中国水稻的起源,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高度统一的共识。2011年在江西南昌召开的以稻作起源为主题的“第二届农业考古国际学术讨论会”,国内外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学术资料异彩纷呈,对中国水稻起源的论点有11种之多。如14000年前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9000年前的湖南县彭头山遗址、8500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4200年前的河南淅川黄楝树遗址、12000前的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等。

太湖高产旱稻品种,高产旱稻最好品种(6)

待成熟的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在《管子》《陆贾新语》等古籍中,均有约在公元前27世纪的神农时代播种“五谷”的记载,稻被列为五谷之末(禾、稷、菽麦、稻)。距今大约4200余年前,水稻栽培已从长江中下游推进到黄河中游。到了战国时期,水稻开始走向精耕细作,同时为发展水稻兴修了大型水利工程,如四川都江堰(公元前256年)、陕西郑国渠(元前246年)等。西汉时四川首先出现了水稻梯田。公元6世纪30年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曾专述了水、旱稻栽培技术。到唐宋六百多年间,江南成为全国水稻生产中心地区,太湖流域为稻米生产基地,此时稻被列为五谷之首,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栽培体系。

太湖高产旱稻品种,高产旱稻最好品种(7)

一大片水稻田

宋初南方地区开始麦、稻连作,稻米取代小麦成为高产优势作物,促使宋朝人口大发展达1亿人,南方超过北方人口,国家经济重心亦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今天下之育民人者,稻居什七”,意思是水稻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70%,到明末清初《直省志书》中所录16个省223个府州县的水稻品种数达3400多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继承和发展过去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基础上,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稻作生产快速发展。

,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