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年轻的时候都应该或多或少脸上长过青春痘,但是有的朋友青春期不在了,青春痘还在。当然这是开个玩笑,关于青春痘,它的西医学名称作痤疮,西医上痤疮属于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西医病理上主要是因为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造成炎症反应。
在我们青春期时,男女体内雄激素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所以痤疮好发于青春期少年。若油脂不能及时排出而堵塞毛孔,则使毛孔内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增殖破坏表皮细胞而引发炎症反应。
痤疮
中医称为面疱、粉刺、面疮、酒刺等。张景岳在黄帝内经注解中:“时月寒凉,形劳汗发,凄风外薄,肌腠居寒,脂腋遂凝,稸于玄府,依空渗涸,皶刺长于皮 中,形如米,或如针,久者上黑,长一分,余色白黄而瘦于玄府中,俗曰粉刺”。痤疮初期形成以后处理不当,任由发展会形成脓疱、结节、囊肿。轻者愈后形成色斑,重者破溃后形成窦道和瘢痕。
关于痤疮中医一般分为
1、肝胆湿热型:主要表现为红色脓疱、丘疹且伴有苦口、易怒、面红、舌红苔黄腻,若有气郁则舌偏紫,月经有血块。治疗应为,疏肝理气、活血清热。
2、热毒雍盛型:多见疱疹鲜红且密集,多数化脓、口渴喜饮、咽干喉痛、小便短赤、大便干结。治法应为: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3、脾胃湿热型:一般多见体型偏胖的患者,患者多面部油腻,时擦时出,患处多为红色丘疹或伴有化脓性丘疹,常伴有脘腹胀满不适,有口苦口臭之感,大便多溏腻黏滞。治疗时应:清热祛湿、调理脾胃。
4、血淤痰凝型:一般为痤疮经久不愈,形成瘢痕、痘印、结节囊肿。多为热毒痰瘀共同导致,痤疮质地偏硬,经年不消失,按之有痛。舌红或暗红,苔薄,边有淤点,女性多月经有血块,便稀。治疗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5、肺热血热型:这种比前几者较轻,但是最为常见。多见为粉刺初起,痤疮为米粒、绿豆大小,红肿疼痛之感。可伴有咽干、口渴、口臭、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治疗应为清肺凉血为主。
6、冲任不调型:这种一般单指女性因月经不调,导致的月经前一段时间,好发皮疹痤疮。一般冲任不调者小腹胀痛,体倦肢乏,饮食减少,大便溏稀,舌质红,苔黄腻。在治疗上一般多为调理月经,活血化瘀。
常见的痤疮证型一般都有上面六种所概括。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临床案例患者女,26岁,主诉面部有少量红色化脓性痤疮,粉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可以挤出黄白色油脂物。因工作原因,长期熬夜加班,并且半夜常吃外卖。一开始尝试用面膜以及化妆品自行治疗。疱疹化脓后涂抹抗生素类药膏,但效果不明显。眼干涩、口苦。脾胃胀满,头皮和面部油多。耳内耵聍油湿。入睡多梦,白日易疲倦。大便干。白带量多,月经色深有血块。舌红少苔,舌体胖大,且舌体两侧有淤斑。脉滑数。
患者,属脾虚湿热证,痤疮化脓红肿,属湿火上炎,脾胃胀满,头面多油,为痰湿不化。口苦,眼干涩,大便干燥,是肝胆火旺,阴精亏损。失眠多梦因虚火扰神。带下量多,且月经有血块,属肠热腑实。
治法应用活血化瘀,清热祛湿解毒。
用龙胆泻肝汤及五味消毒饮合平胃散加减用药。外用莪术、三棱、金银花加二妙散混匀打粉,水调涂用。共十五副药,叮嘱患者忌生冷油腻辛辣,饮食清淡。
复诊时,患处好转,脓疱自破明显缩小。皮肤出油量减少,大便正常,无眼干涩之感,睡眠正常。用五味消毒饮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十五副。外用不变
三诊,脓包基本褪去,痘痕明显,继服上方十五副连续治疗两个月,面部丘疹、脓包等皮损大致消除。
这个患者其实就是因为长期不良生活规律,造成的病变。化妆品并不是药,得了病首先要想的是找医生,而不是自己用化妆品,想要自己动手解决。
好药不如安眠
最后关于痤疮,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常见于熬夜,饮食不规律之后,多因湿热化火,肝火上扬,发于面部,就变成了痘痘。大多数皮肤病都是你自身的脏腑器官向你发出的信号,让你知道因为你的不良生活习惯,你的身体正在受损,简单地辨认除了痤疮,肤色的改变也是判断脏腑功能的方法,如:肝为疏泄血脉与藏血之本,肝气郁结或肝火旺盛极易形成气血不畅,影响头面的血液循环,皮肤则暗淡无光;脾主消化、吸收,化生水谷精微,若脾气虚,吸收食物中的养分及转化能量便受影响,皮肤发黄、长斑便随之而来。中医讲“肾主黑色”意思是指肾虚使体内水液不得调节引导糟粕下泄,引起肤色发黑、黄。因而,你应经诊断后根据自身病因对症下药,调理脏腑,这才是改善皮肤的关键。
我是@中医老孙话皮肤,了解更多皮肤知识请关注我。
#痘##祛痘##皮肤健康科普##中医##健康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