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国古城中条山,虞国古城最新消息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7 02:27:39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多或少的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什么周武王把吴国君主周章之弟封在了夏墟,山西虞国一个那么远的地方?我觉得可以理性讨论下。同时原作者如果有看到我转载,还望海涵。

让储君奔荆蛮之后,周国王室一直没有忘记吴泰伯,在后世的祭祀列祖列宗的牌位上,仍然有吴泰伯的牌位,牧野之战后,周武王也立即派人寻找吴泰伯和仲雍的后裔,并且找到了仲雍的曾孙,周武王的远房堂侄周章,封周章为吴国国君,同时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于夏墟,建立虞国。(也有历史记载,吴泰伯有后代,而且一直在周原,吴泰伯的曾孙名为仲奕,被周武王封于阎乡,并授予爵位,是阎氏之始)。

泰伯奔荆,有也称泰伯奔吴。有人认为泰伯奔吴即泰伯奔吴地(苏南),而泰伯奔荆,是指泰伯奔荆楚,因为后来吴地被楚国(荆楚)占领,史上即称泰伯奔荆。实际上,按照传说,首先是泰伯奔吴,然后是泰伯奔荆。因为泰伯仲雍先是到岐山以西的西镇吴山,是为泰伯奔吴,之后再从吴山到长江下游的吴地苏南。

那么,泰伯奔吴的西镇吴山,为何被称为吴山?古代吴虞相通,一般看来,只有此地原先有姓吴的或姓虞的在此居住,此地才可以被称为吴山或虞山。

古代有一成语,叫做虞芮之讼,是指周文王时期,虞国和芮国为土地边界的事而相争,然后请周文王裁判,在路上看到周文王治理下的周国,人民普遍相互谦让,于是虞芮两国也就相互和好了。这件事说明在周文王时期,就有一个虞国,这个虞国当然不是周武王封周章之弟的那个虞国,也有人认为这个虞芮之讼的虞国,地点就是周章之弟所在的虞国(山西平陆),而芮国就在周章之弟所在的虞国的旁边,即山西大荔。

然而,乾隆初年陕西凤翔出土的西周晚期《散氏盘》铭文中有“夨王于豆新宫东廷”之语,张筱衡先生在《散盘考释》一文中说:“夨,吴之省文也。”“吴、娱、虞通用。”也就是说,在陕西凤翔一带(在西镇吴山附近)有一个吴国或虞国(吴部落或虞部落)。泰伯仲雍离开岐山之后,所奔之处,即是这个吴国或虞国(吴部落或虞部落),而且,泰伯仲雍与(吴部落或虞部落)相处的关系非常好,以至于泰伯奔荆之时,带上了不少此地的居民,所以泰伯在到达长江下游,建立国家的时候,自称这个国家为吴国。

实际上,从虞芮之讼这件事中就可以看出,如果虞国芮国是在山西平陆与山西大荔的话,这两个地方的人为土地而争议,再去岐山周原找周文王的话,他们要渡过黄河才可以。而虞国芮国是在凤翔附近,他们有争议去到岐山找周文王,这才方便,这也才合情合理。(凤翔到岐山只有一百多里)

为何凤翔附近有一个虞国?一般来讲,建立虞国的,一定是有虞氏的人士建立的,古代有虞氏即虞舜一族,即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的后裔所建立的。而舜帝所在的有虞氏,其活动地点是在山西中条山地区,即夏墟所在之地,也就是周武王封周章之地的所在之处。这里是岐山以东的地区。

很可能的是,舜帝有虞氏的后裔,有一部分迁到凤翔附近,建立了虞国,留下了古董“散氏盘”,而且附近的山也被称为虞山(吴山),后来称为西镇吴山。

《四库金书·路史·后纪·有虞氏》:“帝舜有虞氏姚姓,其先国于虞,始为虞氏。《国语·卷十六·郑语》里面,称舜之先曰虞幕,舜帝的先祖名字是虞幕。(当然,《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瞍,瞽瞍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这里面没有提到虞幕这个人)。皇甫谧云:“尧以二女妻舜,封之于虞,今河东大阳山西虞地是也。”虞舜的出生地或在姚地(今河南濮阳),或在姚墟(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但虞舜被尧帝封于中条山地区(即大阳,也即山西平陆),这应该是确定的。这一带有妫汭之水,有历山,均是舜帝活动的地方。

在山西平陆县(古称河东郡大阳县),有一座虞山,也称为吴坂、虞坂,是中条山的支脉,中条山的东段称为历山,主峰是舜王坪,而中条山也称为历山,亦名吴山。古代吴虞相通,吴山也就是虞山,也是有虞氏,也就是舜帝所活动的,被分封的地方。

有人分析,周人的先祖后稷的母亲姜嫄,是烈山氏神农后裔,世居河东。山西闻喜县有姜嫄墓,而闻喜也是在中条山地区,包括后稷所活动的稷山县,同样是在中条山地区。有人认为,这个地区,才是后稷的后裔公刘与族人定居的豳邑,豳邑并非在陕甘边界的彬县。公刘十二代孙古公亶父,是从这里,从中条山地区,迁往周原岐山。

闻一多《天问疏证》解释道:“太王(古公亶父)自古徙岐,太伯失位,复逃归古。”这里的古地,也就是中条山地区。北魏晚期的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介绍:汾水西过长修县南,又西与古水合。水出临汾县故城西黄阜下,东注于汾。”又引董佑诚曰:“临汾故城在今徐州东北,水在西北古山下。”也就是说,临汾有古山、古水,古公亶父本居其地,故称古公。这里距离中条山也不是很远。按闻一多的说法,吴泰伯放弃储君之位之后,就回到了中条山地区。由于此地是舜地有虞氏的故地,所以也称泰伯奔吴(虞)。

《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在巡游之中,从昆仑之丘的黄帝之宫,花了三天的时间到了舂山,又花三天时间从舂山到赤乌,在赤乌接受了当地人奉献的两个美女,之后从赤乌用了六天的时间到了黑水,在黑水封赏了殷勤接待他的长臂国人,从黑水用了三天的时间,到达群玉之山,之后,再用七十天的时间,到达崦嵫山,与西王母会面。穆天子时期,即吴国的周章之曾孙,即柯相之子,第八代吴君强鸠夷执政的时期。

周穆王在赤乌的时候,曾经说,“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贿用周室之璧。封丌璧臣长季绰于舂山之虱,妻以元女,诏以玉石之刑,以为周室主。”这是说,赤乌与周室是同宗,亶父封吴泰伯在东吴,并把吴泰伯的姐姐或妹妹嫁到舂山(即昆仑山和赤乌之间的地方)。

这里说亶父把吴泰伯封在东吴,而周穆王明明知道吴泰伯是自己和弟弟仲雍主动到长江下游的荆蛮之地,自号勾吴。为何说是亶父把泰伯封到吴地。这有两个可能,一是周穆王为亶父的脸上贴金,不提泰伯顺从父亲而让王位的事,一是亶父确实是曾经把泰伯封在了吴地,而且这个吴地是在周原岐山以东的地方,周原岐山以东的吴地,那么只有中条山地区的舜帝有虞氏的故地,即夏墟所在之处,也是后来的周章之弟虞仲所封的虞国所在之处。这也许也说明了为何周武王要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夏墟的原因,因为这里是泰伯被分封的故地,所以再让泰伯仲雍之后重新领取这个地方,算是物归原主。(如果是亶父将吴泰伯分封于此,此处在周原以东偏北600里处,而且此处以东偏北600里处,是商朝的首都殷,那么,亶父封泰伯于此的用意,应该是让泰伯来做为抵抗商朝军队的屏障)

这也就是表示,泰伯奔吴,是泰伯为了辞让王位,从周原岐山到达了中条山的虞地(吴),然后,又为了彻底地辞让王位,而带领这里的一些民众(有虞氏),从中条山的虞地到达了长江下游地区,建立国家,并将国家命名为吴国(虞国,有虞氏的国家)。也就是说,山西平陆的吴山,是泰伯奔荆的出发地。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