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背俞穴)
【位置】在第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二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一腰神经后支外侧支,深层为第一腰丛。
【主治】遗精,阳萎,遗尿,小便频数,月经不调,白带,腰膝痠痛,目昏,耳鸣,耳聋,小便不利,水肿,洞泄不化,喘咳少气。
【配伍举例】《千金方》肾俞、内关,主面赤热。
《大成》肾虚腰痛:肾俞、委中、太溪、白环俞;遗精白浊:肾俞、关元、三阴交;耳内虚鸣:肾俞、三里、合谷……,复刺后穴,太溪、听会、三里。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文献选摘】《金鉴》下元诸虚,精冷无子。
《玉龙歌》肾弱腰疼不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
大肠俞(背俞穴)
【位置】在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俯卧,于第四腰椎棘突下,腰阳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约与髂嵴髙点相平。
【局部解剖】在腰背筋膜,最长肌和髂肋肌之间;有第四腰动、静脉背侧支的内侧支;布有第三腰神经后支,深层为腰丛。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痢疾,腰脊疼痛。
【配伍举例】《资生》大肠俞、次髎,主大小便不利。
《行针指要歌》或针结,针着大肠(俞)二间穴。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小肠俞(背俞穴)
【位置】在第十八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平第一骶后孔,督脉旁1.5寸处,当髂后上棘内缘与骶骨间的凹陷中,俯卧取 穴。
【局部解剖】在骶髂肌起始部和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的外侧支; 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外侧支,第五腰神经后支。
【主治】遗精,遗尿,尿血,白带,小腹胀痛,泄泻,痢疾,痔疾,疝气,腰腿疼。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
膀胱俞(背俞穴)
【位置】在第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五分。(《甲乙》)
【取法】平第二骶后孔,当髂后上棘内缘下与骶骨间的凹陷中,俯卧取穴。
【局部解剖】在骶棘肌起始部与臀大肌起始部之间;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外侧支;布 有第一、二骶神经后支外侧支,并有交通支与第一骶神经交通。
【主治】小便赤涩,遗精,遗尿,腹痛泄泻,便秘,腰脊强痛,膝足寒冷无力,女子瘕聚,阴部肿痛生疮,淋浊。
【刺灸法】直刺0.8〜1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