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出现usb,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变成usb充电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20:09:46

采用三种接口的主流设备

目前HDMI 1.4规范的带宽为10.2Gbps,与USB3.1的10Gbps近乎于等速,加之新MacBook所采用的Type-C接口已经集成了DP、HDMI与D-Sub接口。多种功能的高集成度以及强力的性能,在未来我们完全可以有理由相信Type-C会成为取代诸多视频以及数据接口,成为统一众多接口的完美解决方案。

另外,高冷的苹果总会与别人不一样,无论是之前的Dock口还是现在的Lightning口,都异于非苹果设备的Micro-USB接口。但是新MacBook采用了Type-C接口可以说给了大家以期盼:在未来苹果产品是否会统一采用Type-C呢?毕竟Type-C接口是通用标准,这样以后我们再也不用配备很多根数据线了。

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出现usb,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变成usb充电(21)


Type-C是一种既可以用在主设备又可用在从设备上的划时代接口(图片援引Intel IDF官方资料)

TypeC作为USB3.1之后新推出的接口,自然也支持上述的所有特性,不仅如此,它还有专属的特点:

虽然历代USB都有防插反设计,但这并不能防止“大力出奇迹”后的悲剧……于是乎这次从源头解决问题,正反插都能用,再也不会遇到插USB时要试一次后才能插进去的尴尬。

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出现usb,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变成usb充电(22)

如图所示,typeC有24个引脚,每一边12个。没有连接时,两边的引脚定义是中心对称的,所以typeC正反插时都是一个情况。当然这个定义不是一直都这样的,连接后会根据识别情况发生变化。

为什么说Type-C是革命性的出现?在前文当笔者放出那张USB接口全家福的时候,大家是否都会感觉太乱了呢?没错,主设备接口、从设备接口以及移动设备接口的形状全都不一样,而每类接口还又分为A/B等等……我们不禁发出一声感叹:为什么就不能统一呢?Type-C的出现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不同于只在主设备使用的Type-A、只在从设备使用的Type-B以及只在移动设备使用的Mini&Micro-USB,它是一种既可以在主设备,又可以在从设备,还可以在移动设备使用的接口。

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出现usb,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变成usb充电(23)

不光USB接口规范众多(混乱),其它接口同样存在这个问题(图为HDMI接口的四种类型)

USB接口规范的混乱并不是个例,有很多接口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比如HDMI,我们常见的是标准HDMI(A)以及mini HDMI(B),但还有Micro(D)以及体积庞大的D型,似乎后两者的出现也显得没有必要。视频接口还有苹果的专用接口、DP、DVI等,也是一盘散沙。

搭上高速的USB3.1速度规格,拥有小巧的外形,解决了困扰用户多年的“世界性难题”(终于可以正反插),模糊了主设备和从设备的接口区别,打破了移动设备的专属接口规范,集成了视频传输功能,继承了USB接口一切优良的血统…

要介绍USB Type-C有哪些功能和特性,不得不先说说USB 3.1的规范中增加了哪些东西。

市场中对USB 3.1的宣传十分混乱,大多厂商在文案中还在使用“USB 3.0”,对Gen 1/Gen 2不做区分,评测室考虑到小白的接受度也不得不用USB 3.0来称呼。这种糟糕的情况,锅不得不甩给USB组织。

当初发布USB 3.1规范时,并没有提及Gen 1/Gen 2的区分,甚至发布Type-C接口时也没有区分,结果后来突然改口,把USB 3.0强行归入USB 3.1家族中,然后为了区分“真正的”USB 3.1就把Gen 1/Gen 2引入……

所以大多厂商和媒体估计都习惯了以前的说法,没有及时改正,小白更是无法区分。

这个提升跨度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有点鸡肋。一方面,大多数USB设备都用不到3.0的极限,另一方面,如果确实需要更大带宽的话,这么点提升想必也还是不够用的。举个例子,现在USB设备里能够到极限的,最常见的是移动固态硬盘,但这是SATA3转USB 3.0,带宽6Gbps转5Gbps,也算是有点损失吧,但变成了6Gbps转10Gbps(SATA3转USB3.1 Gen 2)后也并没有多少变化,说明瓶颈的不是接口版本,而是转接芯片的性能。

非要说有没有能够体现10Gbps的话,也还是有的,之前就出现过2个M.2固态组RAID 0后转接USB 3.1 Gen 2的,这样就比USB 3.1 Gen 1速度快很多了……但还是意义不大,没见几个正常人在用。

原来的USB3.0,每传送10bit的数据,实际其中只包含了8bit的“真实数据”,这么做是为了让信号DC平衡。直观的结果,就是带宽上的损失,实际只能负载80%,编码损耗率20%。

而USB3.1将编码标准提升为128b/132b,这样实际的负载就是约97%,编码损耗率仅3%。

前面的一个特征,是从5Gbps提升到10Gbps,如果算上这个特征的话,USB 3.1 Gen 1和Gen 2的实际带宽差距可以达到1.42倍,也就是说,隐藏的带宽提升有将近50%。

这样一看,似乎新的接口提升没有那么小……

这个功能其实在USB2.0时代就有了,利用USB的带宽来传输视频信号。注意这里跟TypeC接口的DP视频输出以及雷电3兼容的DP视频不是一个概念,两者压根不是一个东西,这个USB AV是利用USB总线来传输视频信号,占用带宽,而后者是直接让TypeC变成“DP接口”,跟机器的另外芯片连接的,跟USB总线没关系,也不占用带宽。

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出现usb,为什么手机充电会变成usb充电(24)

上一页23456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