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于民间的鸡缸杯
那除了博物馆馆藏的,市面上可流通的鸡缸杯有几只呢?
其中一种说法是:
4只。
其中一只现在在大英博物馆了;
一只被刘益谦买了;
一只在香港著名收藏家区百龄先生手里(也有人说他有两只);
还有最后一只是和拍卖的这只本来是一对的,属于Dreyfus旧藏,1971年3月2日苏富比伦敦拍卖会卖掉了,到现在没人知道在哪里了。
此外,传说收藏家BAUR手里也有一件;
2009年时欧洲一家名为Bukowskis的拍卖公司以85万镑拍出了一件,买家身份不明。
所以,可以大略估算一下,如今已知的现存鸡缸杯真品不足20只!比汝窑数量还少啊!
一只小小的酒杯为何价值近3亿港元?
明宪宗皇帝是一个当过两次太子的皇帝,他还是一个被女人带大,又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
而这个大他19岁的万贞儿之后,就成了他一生最爱的女人,这个鸡缸杯便是为万贵妃所用。
鸡缸杯还有一说,为什么画鸡是因为成化元年是鸡年。于是当时瓷器就出了很多鸡的作品。想来也是因为这位皇帝的经历,变得颜色温婉。万贵妃病逝之后,明宪宗随之因为悲伤同年去世, 这便是鸡缸杯的故事了。
器物之上的鸡缸杯代表了明代斗彩的巅峰,又能代表中国明代历史的转折,延伸出中华民族和少数民族的战争、三位皇帝的曲折与交替、明宪宗一生的故事和万贵妃的爱情,又影响了瓷器轴色的发展,及后来的曲折著名的收藏经历。鸡缸杯当时做工是极为巅峰的,斗彩当时出世不久。鸡缸杯为皇家用品,所以有残次的就会毁掉,导致现存极少。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各朝均有仿制品,乾隆雍正时期仿制很多,民国也多有仿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