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乃超最后怎样了,常乃超回国后照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2-10-28 22:09:30

李三万

摘要:《亮剑》里从德国军校毕业的常乃超,后来在解放军的军事学院里担任教官,军事理论造诣颇高,绝对可以算是个人才,为什么只在杂牌军当个师长?


常乃超最后怎样了,常乃超回国后照片(1)

【头条号首发】

《亮剑》里从德国军校毕业的常乃超,后来在解放军的军事学院里担任教官,军事理论造诣颇高,绝对可以算是个人才,为什么只在杂牌军当个师长?

杂牌军这个说法显然是对杂牌军的概念有误解,抗战胜利以后,国民党军借美国调停之机,重新整合部队,编遣编练,对所谓杂牌军,淘汰老弱,留下青壮补充进嫡系部队,以抗战中能征惯战的的嫡系部队为班底,重新编练并换装美式装备的新军,目标是完成编组800个旅的编制。在编练过程中,各部队尚没有正式确定番号,所以都是以“暂”字头军师编制,已经编练完成的,就是“整”字头编制,比如“整编74师”,其实就是原来74军。常乃超的“暂7师”是还没正式完成整编得到正式编制的,但要说他是杂牌军,显然不太准确。

再看常乃超的履历,他是黄埔出身,再出国留洋回来的人,不是那种自己留洋回来,没啥背景,自己一个人瞎混的,比如孙立人那样。常乃超身上还有不少邱清泉、杜律明的影子,邱清泉“邱疯子”就是黄埔二期毕业后,跑德国去学装甲兵的,别看他外号“邱疯子”,打仗不要命,其实他文学底子也很好,善诗词,有军中秀才之称。杜律明呢,常乃超被抓后,冒充小兵,几个衣袋跟小仓库似的朝外掏零食,这就是杜律明的梗,杜律明有相当严重的胃溃疡,一直要吃点零食垫饥,所以随身带了不少东西。


常乃超最后怎样了,常乃超回国后照片(2)


解放战争打到淮海战役时,国民党那边哪还有什么杂牌?淮海战役里非要说杂牌,那就是黄伯韬了,不过黄伯韬虽不是正宗黄埔出身的嫡系将领,但他后来当过顾祝同的参谋长,很得顾祝同的赏识,并由顾祝同推荐外放当了军长,所以可以算是顾祝同的人,从这点上来说,说是嫡系也不无不可。

但终究不是纯正的黄埔出身,黄百韬自己也深知这一点,在解放战争中战必争先,而且每战都是攻必在前,退必在后,靠英勇用命,逐渐赢得了蒋介石的器重和信任,进出总统府的特别通行证编号是17,在他这一级兵团司令官里算是很靠前了。但黄伯韬取得如此地位后,依然低调做人,从不和黄埔出身那拨人争功抢资源。

蒋介石这个人,黑点颇多,可是在那个年代,群雄并起之时,能做到那个位置,抗日前成为国内唯一各方可以认可的领袖,再评论他无能,那也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就算他军事上再没天赋,也是战略决策位置上带兵打了二十来年的人,那个部队能不能打,还是有数的,到他整编编遣军队时,要还留下来的杂牌,第一部队首脑的忠诚他必是认可度,第二部队战斗力和战功必然也是公认的,中央军好多部队都遣散*,能排到前面去整编换装美械的,原先再杂牌,如今也是嫡系了!

在解放后的南京军事学院里,被聘为高级指挥系教员的常乃超曾说过,他的部队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不论是技战术水平,还是单兵素质,都要强于李云龙的华野二师。关于这一点,李云龙也并没有反驳,也就是说,暂七师的实力绝不在李云龙的二师之下。


常乃超最后怎样了,常乃超回国后照片(3)


另外,作为一个国军俘虏,连降将都算不上,可是常乃超却能摇身一变,成为南京军事学院的教员,而且还能成为李云龙的老师。这就不得不说,常乃超的军事理论功底,着实不一般。军事学院的院长,也就是李云龙原先的老师长,刘伯承元帅,他可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连他都对常乃超都尊敬有加,足可见常乃超的水平绝对不一般,估计整个学院里都找不出几个比他强的,这可不是一个书呆子该有的待遇啊!

那问题来了常乃超德国军校毕业,为何要在一个杂牌军中,还只是当个师长?

可能一部分人知道,常乃超是国军暂七师师长。这并不是什么重要的军队,所以可能你在看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我也是后来长大了后重温这部剧的时候才发现,随之脑海中有了一个疑问:常乃超可是德国军校毕业,也算是高学历了,那职位也应该分配一个不错的吧,毕竟当时高学历的人还是很少的,那么好钢应该用在刀刃上,可为什么常乃超只在一个杂牌军里当了一个小职?其实细细想来原因倒也是很简单,为什么这么说呢,莫急,请接着往下看。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当李云龙和常乃超在一起谈论他失败的原因时,常乃超说过李云龙取胜的方法“不道德”,你想啊,打仗如果首先考虑的是道不道德的问题而不是如何取胜,这样怎样能领导自己的部队打胜仗呢,从这一点就足以见得常乃超是一个比较古板的人,虽然他学历比较高,可能脑子里也装了不少打仗的完美战略,但是实战中却不能灵活的运用,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只这一点,就注定他的职位不会太高,毕竟打仗是需要随机应变的,战场上的厮*没有灵活的脑子是行不通的。


常乃超最后怎样了,常乃超回国后照片(4)


再者,常乃超没有“后门”可走,朝中没有贵人照应,只靠自己想做上高的职位确实难,而且常乃超没有过人之处,不能让人一下子就注意到,没有取得过大的功绩,这对他来说每一条都是不利的。所以,常乃超这样一个高学历人才却没有高职位是为什么也就不难理解了吧。但是小编认为常乃超也是幸运的,因为他被李云龙俘虏了后,做了一名老师,也算是遇到了“伯乐”,让自己的才能也发挥了极大的用处,这对常乃超来说也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常乃超在《亮剑》里最经典的台词就是:鄙人不善于奔跑。另外他的暂七师还有一支大名鼎鼎的“军中乐队”。常乃超刚被李云龙俘虏之时,师长的架子依然还在。不就是没文化的泥腿子仗着勇猛士气打赢了我吗?李云龙心想:小样!给你脸,你还喘上了!你个败军之将,技不如人,居然敢跟劳资叫板!去,给我去跟那些俘虏跑个几圈!没成想,常乃超硬回了他一句:“鄙人不善于奔跑”。气得李云龙想要枪毙他,幸好赵刚在旁阻拦。不过话说回来,常乃超还是有些军事水平和素养的。在被李云龙俘虏后,他还有些不服气,认为解放军不等他暂七师展开阵势,火炮还没有进入阵地,就从后面突袭。

这实在不是英雄所为。据电视剧交待,常乃超曾经远赴德国军事院校进行过深造,其军事理论造诣颇高。所以这个“海归常”自然就看不起泥腿子出身的李云龙,虽然被俘,但心不服、口也不服。他认为李云龙是通过偷袭而打胜他,如果双方正儿八经地拉开阵势,以自己擅长的阵地战战法,与其一决雌雄!

但战争就是这样,没有公平所言。能用最简单、己方伤亡的方式,来击败敌人,这才是战争。

常乃超就如同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满口道德仁义,却不知战争当中是不讲仁义的。他不明摆战争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择手段地消灭敌人。难怪丁伟曾经评价他:想得长(常)远,乃至超出。后来我们,这个“不善于奔跑”的常师长才明白过来。他明白了国民党高层的腐败和共产党之所以取得胜利的原因。


常乃超最后怎样了,常乃超回国后照片(5)


最后说说常乃超的原型,就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军第11师师长王元直,黄埔六期,和廖耀湘是同期同学,而且也是湖南同乡。不过,王元直后来只是进了陆军大学深造,没有出国留学的经历。而11师是国民党军嫡系的王牌部队,也是陈诚“土木系”的起家部队,“土木系”的“土”就是指的11师。王元直在抗战期间先后担任过是11师参谋长、18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石牌保卫战、雪峰山战役等多次战役,是胡琏的左膀右臂。

虽然没有出国留学,但王元直不但有军事理论,也有实战指挥经验。他的一本阵中日记遗落在战场上被解放军拾到,最后交给了刘伯承,刘伯承看了之后对上面所记录的对双方战术的点评大加赞赏。

王元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先是在解放军军官教导团学习,结业后在华东军区步兵学校担任教员。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后,刘伯承亲自点将,把王元直调到南京军事学院当教员,后来还成为合成教授会教员组组长,1958年被授予少校军衔,60年代晋升中校。培养了解放军很多高级指挥员。当然,一开始也像《亮剑》剧中一样,不少解放军的将军学员也曾对他不满,在课堂上大闹看了一番,最后刘伯承亲自出面对这些闹事学员进行了眼里批评。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