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技艺高超,轻薄如翼的衣服,足以见当时的纺纱水平已经达到了怎样的巅峰!
事实上,这样的制作技艺,甚至在今天也让人望尘莫及。
研究人员曾试图复制这件素纱襌衣,第一次做出的复制品却重达80克。几经试验,专家们指出问题出在如今的蚕宝宝进化得更加肥胖,吐出的丝要更粗一些。于是在对蚕宝宝进行减肥后,才艰难地复刻出一件49.5克的素纱襌衣。
复制过程整整花费了13年,却还是比原件重了0.5克,而这可以说已经是现代技术的复刻极限了。
素纱襌衣并不是唯一一件复制起来难度巨大的文物。
出土于山东日照龙山文化遗址、收藏在国家博物馆的蛋壳黑陶杯,也是文物复制界“难啃的骨头”。
乍一看这杯子似乎并不起眼,却赢在制作工艺。以蛋壳命名,足以想象它的杯壁有多薄。
已发现的这些蛋壳陶杯,平均厚度不足0.5毫米,甚至根本没有蛋壳厚!有的杯壁最薄的仅有0.2毫米,跟纸张差不多;有的全器重量只有40克左右,还不到一两。
而即使在杯壁如此之薄的情况下,它的渗水率也极低。
如果这是现代的产品,或许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这些文物出土于4500多年前,就让很多专家都想不通了:那个没有丝网的年代,古人是如何过滤出如此细腻的陶土的?没有拉胚轴承、耐火材料,又是怎样把控温度,把造型做得如此精致的?
为了方便展览,研究人员曾尝试各种方法来复制蛋壳黑陶杯。有人努力不借助任何现代工具去复原,但从未成功复制出0.2毫米的厚度;也有人尝试借助现代技术来还原,依然很难完全一比一复制。
因为难以复制,所以国宝才有更高的历史人文价值。
可难以复制的背后,其实也藏着一个很伤感的事实,那就是传统技艺的失传。
一方面是很多制作原材料已经消失或很难获取了。
比如由于蚕宝宝的进化,我们再也找不到两千多年前制作素纱襌衣时的同等蚕丝,所以几乎很难再复制出一模一样的成品。
另一方面是制作方法的失传。
弘治时期的鸡油黄与雍正年间的胭脂红,因为釉色配方失传,至今人们已经无法复制釉色完全一样的精美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