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少水浒影视剧的影响,方腊留给观众的印象都很硬气,反而把宋江衬托的奴颜屈膝。
甚至在央视版水浒中,还有方腊当面怒斥宋江出卖梁山好汉,只为了自己能够当官的桥段。
以至于宋江的风评直线下滑,梁山好汉的战死都算在了他头上,据说有人还愤怒地砸了电视。
但这仅仅是影视剧的再创作而已,在原著中的方腊压根没有那么高大上,反而人设是猥琐的一批。
没错,作者本身就是把方腊当反派描写的,而不是把他当成英雄去塑造的,乃至于其轰轰烈烈的起义,也是被作者嘲讽的“重灾区”。
不信咱们就看看水浒原著,是怎么把方腊刻画成跳梁小丑的!
1、方腊起义得不到百姓拥护!
跟电视剧中方腊那种一呼百应,起义之后深受百姓支持不同,原著中方腊的叛乱完全不得民心。
在宋江平定方腊起义的九回内容中,只有一起方腊获得外部支持的例子,那就是开篇的陈将士送粮事件。
“小人是此间扬州城外定浦村陈将士家干人,使小人过润州投拜吕枢密那里献粮准了,使个虞候和小人同回,索要白粮五万石,船三百只,作进奉之礼。”
看着是不是有点获得支持的意思,其实这跟立场支持与否无关,纯粹就是一场政治交易而已。
陈将士之所以愿意给方腊集团送粮,压根不是他深明大义的支持壮举,仅仅是想从方腊那里捞个官职而已。
“并主入陈将士官诰,封做扬州府尹,正授中明大夫名爵。”
假设方腊集团不愿意给他官职,试问陈将士还愿意反水吗?他是有钱粮在家里烧得慌啊?
相反,自陈将士送粮事件之后,方腊统治的江南地区的士绅百姓,几乎都对方腊厌恶至极。
他们提起方腊最常用的一个词就是“残害”,方腊及其统治集团可没少残害江南百姓,所以百姓是完全站在方腊对立面的。
简单举几个例子:
宋江领兵攻破常州城后,镇守城池的方腊将领们四散溃逃,城中百姓立马痛打落水狗。
“那时百姓都被方腊残害不过,怨气冲天,听得宋军入城,尽出来助战。”
是吧,百姓们可没有被方腊集团当人看,相反在方腊集团统治下活得更不爽,巴不得宋江赶紧打进城来。
而润州统制官赵毅,则直接被当地百姓捉住,献给宋江当做进城礼物:
“赵毅躲在百姓人家,被百姓捉来献出。”
再比如不战而投诚宋江的秀州守将段恺,就表明自己并不想跟随作乱,就是被方腊集团裹挟了而已:
“恺等原是睦州良民,累被方腊残害,不得已投顺部下。今得天兵到此,安敢不降?”
人家本来良民当得好好的,方腊来的非得逼迫段恺跟着混,您说这样的集团能得人心吗?
再比如给宋江在乌龙岭指路的老汉,作为被方腊集团通知的平头百姓,他是真巴不得朝廷赶紧平定方腊。
“老汉祖居是此间百姓,累被方腊残害,无处逃躲,幸得天兵到此,万民有福,再见太平。”
能把老百姓残害到无处躲避,方腊和他的手下还真有一手,您说朝廷和方腊百姓选择谁?
再比如那个给时迁指路的老和尚,老和尚立场应该挺中立的吧?但是他对方腊集团也看不下去:
“此间百姓,俱被方腊残害,无一个不怨恨他。”
可以这么说,方腊集团对于统治区的百姓,压根没有什么怀柔政策可言,百姓的生存态势,甚至还不如被宋朝的官府盘剥。
毕竟你再盘剥他们,也不至于被盘剥的无处躲避吧?更不至于弄得统治区天怒人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