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适用对象变为:M1类的车辆和最大设计总质量不大于2500kg的N1类货车,以及多用途货车。
所以,2014年之后,微型面包车和小货车其实也是做碰撞测试的,不然没有办法上市销售,国家不允许的。大型客车和大型货车依然还是不需要。
第三方碰撞测试不是强制的刚才说的都是汽车出厂之前,厂家就是要做测试的,一般人自然也不会看到测试过程了。
我们能看的都是第三方机构做的测试,但是面包车和货车基本上都是不会参加这种测试的。
- 第三方不做也能卖
首先,第三方的测试不是国家强制规定的,也就是说,哪怕不参加测试,车子照样能卖的,完全没毛病的。
这就好比老师说:“周末,我们学校要补习的,你们自愿来,自愿!”
有些同学说:“「哎」自愿是吧?我就是不去!”完全听不懂老师的暗示,你说自愿,我就不来。
既然车子出厂前本身也是满足安全法规的,厂家自然也不会说要主动去送检第三方机构,没有必要浪费这个钱。
人家又不是看你撞撞安全不安全就买你这个车,人家问你:“能不能拉多一点?能不能省油?车子能不能便宜点?”人家是商业用途。
- 很多面包车安全系数低,不需要碰撞测试
接着刚才说,这些车子之所以不参加这些碰撞测试,就是它其实销量都还是不错的。
但是一旦做了个碰撞测试,反而有可能惊心动魄的样子影响销量了。
因为面包车的安全系数其实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是非常容易造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面包车变成手风琴车的这种可能性,谁愿意买呢?对不对?
还是参考前面那篇论文:由于车身结构问题,微型面包车耐撞性普遍是低于普通轿车的。
面包车车头没有的,非常短的,整车预留的可压缩吸能空间是低于设计要求阈值的。
碰撞时候很大一部分动能只能由乘员舱直接来吸收了,就会导致乘员舱变形严重,威胁乘员安全。
俗话说的是:人在里面有可能会被挤扁。论文上是这么讲的。
更夸张的是,面包车和货车很少有安全气囊的,比如说:五菱系列、东风小康系列、北斗星这些,没有安全气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