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这些车子安全系数低,大家其实买的时候也知道,我们不就是为了讨个生活嘛,是不是?
便宜一点,总比骑个电动车去拉货要稍微安全点,总归是从肉包铁变成铁包肉了。我们也是无奈,其实都是知道的啦,自己也是有点慌的啦,对不对?
所以,厂家既然明白大多数消费者这样,它也不参加第三方碰撞测试了。
- 第三方机构选车时,选不到面包车和货车
另外,第三方机构选择测试车的时候,面包车和货车也几乎不可能被选到,也就是说:想测也测不了。
C-NCAP官网的测评车型选取上面有个原则规定的:要选近2年新上市、车型总销量要超过3000台的M1类车辆。
很多面包车和货车已经排除在外了:一出就是好多年,还2年内,没有的事情,「嗷」M1,我有可能还更重一点。
另外,C-NCAP这些年测的车辆,清一色都是家用车,面包车也是自己没有兴趣测,就觉得没有甜头或者怎么样,我们不懂。
- 面包车几乎都是廉价车型,保费容易确定
既然都讲到这里了,我们就干脆再追加一个角度,讲得透一点好了。
第三方碰撞测试机构「梆梆梆」在那边撞,除了给大家看看之外还能干嘛?给保险公司是提供保费参考的。
中保研官网上有个说法:我们干这个事情,就是为保险公司承保理赔来提供技术支持的。有用、实在。
但是面包车和小货车,几乎都是廉价车型,奔驰、宝马和丰田、本田,互相之间安全性相差多少,保费还能上、下调一调。
面包车和小货车都是一便宜到底的,本来就是最低价,想便宜也便宜不了,想贵了也没有人买了,就是这么个情况,有什么好参考的呢?就微乎其微了。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论文,《汽车保险等级评价在中国适用性分析》上面讲。
我国汽车保险费用参考的因素主要有:车辆的使用性质、车辆的生产地、车辆种类与吨位和车辆价格等等因素,然后综合来确定一个投保金额。
前面不用记,说人话:面包车和小货车即使不需要测试成绩,保费也是可以确定得下来的,因为车子本身就便宜,维修也是便宜,和我前面说的差不多。
其实是做碰撞测试的,但我们看不到说到这里,我们总结回顾一下:M1和N1的面包车和货车其实也是做碰撞测试的,只不过我们看不到,厂家是内部测试的,不然国家是不让卖的。
至于第三方,网上可以搜视频看的碰撞测试,它们没有兴趣做:厂家也没有兴趣做、测试机构也没有兴趣做,做了也没有用,就这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