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遇到了一些挫折,但魅蓝这个品牌仍然拥有一定用户基础,竞争力还是在的。理论上,整理一下重新出发,有能力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既然如此,魅族为什么会把这个品牌一刀切呢?
其实在魅蓝爆发的同时,母品牌魅族却在走下坡路。
尤其是魅族 Pro 7 系列,堪称高价低配的代表。背后的小窗设计,也被认为是最鸡肋的创新。
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形象,魅族都可谓直线下滑。
一般来说,遇到这种等级的危机,大 Boss 都要亲自出马。于是,原本已经隐退的黄章再次出山,亲自接管魅族。
或许是由于主打性价比的魅蓝利润太低,或许是想冲击高端,又或许是偏袒自己一手打造的魅族,黄章在公司无暇顾及两个品牌的时候,选择把重心放在魅族身上。
再加上魅蓝主心骨李楠的离职,让魅族在企业内部的存在感进一步降低。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魅蓝这个品牌最终消失在大家眼前。
让我们把时间线拉到现在。
砍掉魅蓝后,魅族进入了产品线精简阶段。
刚开始,魅族还会推一些中端机,比如魅族 X8、魅族 16X 什么的。但从魅族 16s 开始,魅族就找到了最适合当下的状态——只做旗舰。(怎么听起来那么耳熟?)
状态对了,赚钱才有希望。
今年初,魅族表示 2020 年公司已经实现扭亏为盈,圆满完成业绩目标。
或许复活魅蓝,就是魅族实现盈利后的下一个战略。
毕竟,想要站稳脚跟、提升份额,绝对少不了走量的中低端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