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很多人期待的魅族17系列终于发布了,其中定位最高端的魅族17 Pro,除了搭载骁龙865处理器、90Hz刷新率屏幕、UFS3.1闪存和拥有陶瓷背板工艺设计外,Pro版本相比魅族17标准版还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那就是它全球首发了三星的S5K3 3D深感探测器。
那么,3D深感探测器究竟是什么?它与苹果iPhone上的搭载的3D结构光有什么不同?又对手机的成像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01 什么是3D深感探测器?对比iPhone的3D结构光有何不同
当前主流的3D成像传感技术主要有三类:双目立体视觉技术、结构光技术和ToF飞行时间技术,他们有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魅族17 Pro搭载的3D深感探测器本质上就是ToF摄像头,这里我们只探讨它与苹果3D结构光的不同。
ToF(Time of Flight)是飞行时间技术的缩写,它是2018年才被应用到手机摄像头的3D成像技术,其原理是:
传感器发出经调制的脉冲红外光,遇物体后反射,传感器通过计算光线发射和反射时间差(或相位差),来换算被拍摄景物的距离,以产生深度信息,再结合传统的相机拍摄,就可以得出被摄物体的三维模型。
TOF 技术具有相当的优点:1、软件复杂性低,设计与应用简单 2、在暗光与强光环境下表现不错 3、功耗不高 4、有较远的探测距离 5、成本低 6、响应速度快,缺点则在于室外受自然光红外线影响大、远距离无法保证进度。
2017年苹果发布iPhone X,首次搭载 3D 结构光模组,可实现3D人脸识别技术,成为苹果近几年来最让用户感知到的创 新之一。苹果的3D结构光方案是来自为微软 Kinect一代提供技术方案的PrimeSense,苹果在2013年11月就宣布以3.6亿美元收购了该公司。
一直到iPhone X的问世,从时间上看苹果已经对这项技术落地规划了很久,所以一经问世就很成熟了。
结构光原理是:通过近红外激光器向物体投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光线,再由专门的红外摄像头进行采集获取物体的三维结构,再通过运算对信息进行深入处理成像。
3D结构光技术仅需一次成像就可得到深度信息,具备低能耗、高成像分辨率的优势,安全性上更高,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人脸识别和人脸支付等场景。但结构光技术识别距离较短,大约在0.2米到1.2米之间,这将其应用局限在了手机前置摄像,主要用于3D人脸识别屏幕解锁、人脸支付及3D建模等。
02 ToF技术弥补距离上的缺陷 应用前景更广泛
ToF和3D结构光各有优缺点,在手机终端具有互补的特性,但不可否认的是,ToF的多场景应用呈现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iPhone X对3D结构光的应用带动了这项技术在行业里的发展,目前相较于ToF,结构光技术在应用上更为成熟,其扫描效果更为真实,具备更强的3D还原能力,且iPhone的出货量巨大更加快了技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