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村镇开发边界图(红线内)
阎村镇夹在良乡、燕房新城组团之间,且被星城街道、新镇街道占去了部分土地(图中紫色部分),自己的开发指标七零八落的散布在镇域各处,总体有些零碎杂乱,最主要的开发指标集中在京周路沿线。
纳入开发红线的村落才是未来棚改的目标,阎村镇开发红线内有大董村、小董村、大紫草坞村、南梨园村、炒米店村,这与阎村棚改计划实施的范围是高度一致的。阎村定位并不如窦店新市镇更高,为什么却能率先棚改?这就要说到上面提过的“名义”问题了。河北镇棚改靠“721暴雨严重受灾乡镇”的名义,琉璃河棚改是靠“西周燕都遗址”的名声,城关棚改是顶着“新城组团”的帽子,阎村棚改则是“城市跟着轨道走”的正确。有一个正当的理由,向市级申报立项的过程自然会更加顺利。
当然整体环境的变化仍然对阎村棚改产生了显著的阻力。阎村棚改实施几年以来项目推进的速度较慢,不少村里更是毫无进展,时至今日只有元武屯村完成了拆迁工作,这也直观反映出规划定位的意义:元武屯村被纳入良乡组团开发红线。正是这个不起眼的划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得到了倾斜支持,其余各村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4、琉璃河镇开发边界详解
琉璃河镇开发边界面积约9平方公里(含战略留白用地)
琉璃河镇开发边界(红线内)
琉璃河镇开发指标主要集中在镇区西部、京港澳高速和京广铁路沿线。琉璃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区位条件也比较理想,因此其开发指标达到了9平方公里,在新城组团之外属于相当不错的配置。不过传统与现代之间存在着一道艰深的鸿沟,深厚的历史文化也就意味着大量的遗留问题。好在琉璃河有“商周遗址”这样堂堂正正的名头,所以洄城、二街、三街等村的棚改进入了推动的进程,这点上琉璃河是比较幸运的。
京港澳高速西侧是琉璃河的传统聚集区,规划以居住和配套服务为主,与窦店新市镇一道成为房山南部平原的“微中心”。京港澳高速东侧压实琉璃河“科技农业”镇的定位,主打现代科技农业,带动当地整体发展。根据开发红线,除正在进行的棚改项目以外,未来北洛村、平各庄村、兴礼村、南洛村有拆迁计划,其余各村长期保留。
5、良乡镇开发边界详解
良乡镇开发边界面积约1平方公里(不含新城部分)
良乡镇开发边界图(红线内)
良乡镇北部纳入良乡组团,西南部纳入窦店组团,在新城以外的部分只有刑家坞这一片允许建设区。不管房企中介怎么天花乱坠的宣传,开发红线是不会骗人的。所以这片商品房的前景类似当下窦店水墨林溪,孤悬于南北两侧集中建设区之间,没有太多故事可言。如果当地业主在窦店或良乡工作生活,那么这些楼盘还算比较合适。如果进城通勤,这片楼盘就不是那么舒服了。由于开发空间耗尽,本片区生活配套将依赖良乡组团的辐射。
根据开发红线,良乡镇没有纳入新城组团的所有村落将长期保留,纳入新城组团的部分村落有拆迁计划,具体详见上篇文章良乡组团和窦店组团的开发边界解读。
6、石楼镇全域不进行城市建设
石楼镇开发边界面积约0.1平方公里(为战略留白用地)
石楼镇开发边界图(战略留白区)
石楼镇是房山平原唯二错过三条发展轴的地区(详见【城市规划1】房山分区规划详解(一))。地理位置劣势明显(不在交通主轴上),且没有足够的发展基础和价值,因此成为了平原地区开发指标最少的乡镇,甚至少于周口店、青龙湖、长沟、韩村河等浅山区乡镇。
镇政府西侧、房琉路沿线的现状油库是石楼镇唯一的开发指标,且属于战略留白用地,原则上2035年以前不启用。按照石楼镇“绿色生态宜居小镇”的定位,本地块远期可能用于建设城镇公园、补充服务设施等用途。由于没有开发红线,石楼全镇各村均无拆迁计划,未来长期保留。
校稿的时候发觉这篇文章有点过于写实,在这个天天重磅、利好、方便、赢麻的媒体环境中可能显得格外扎眼,但只有实话才能解答心中的困惑,这正是城市规划篇的努力方向。
下篇是浅山区乡镇的开发边界详解,包括周口店镇、青龙湖镇、长沟镇、韩村河镇、河北镇等内容。
房山平原地区开发边界原图:https://share.weiyun.com/jFrwP3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