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评价钱钟书是过目不忘之人。他读过的书,总是能够在他口中行云流水般复述出来。而且在复述的基础上,还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但是钱钟书去世之后,杨绛整理了钱钟书的遗物。人们才最终发现,原来钱钟书之所以过目不忘,真正的功劳者并不是记忆力,而是无数本手抄的读书笔记。
钱钟书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源于在牛津大学读书的时候。饱蠹楼的图书从来都不外借。所以钱钟书想看书,只能带着纸和笔去。一边看书,一边将有用的知识手抄下来。钱钟书写笔记的时间大概是读一本书的一倍。而当他再次读到同一本书的时候,还会有全新的感悟,所以又会在原笔记本上加上“补丁”。
钱钟书的笔记并不仅仅是抄写原文原句,更多的是自己的见解和反刍之后形成的智慧之言。
钟书的 " 饱蠹楼* " 第一册上写着如下几句: " 廿五年(一九三六年)二月起,与绛约间日赴大学图书馆读书,各携笔札,露钞雪纂、聊补三箧之无,铁画银钩,虚说千毫之秃,是为引。 "
不仅仅是钱钟书喜欢记笔记,古代很多成功的名人都有记笔记的习惯。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要求自己,身边时刻都要带着笔和笔记本,因为他不想错过一切美妙的东西。*一生博览群书,在最艰苦的时候也坚持记笔记。现在市面上还出版了《*读书笔记精讲》。
有一句俗语说:“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1、避免遗忘
我们的记忆可以分为三种:感官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感官记忆就是视觉刚刚离开文字或者影像时的零点几毫秒的时间里,保存在感官里的记忆。但是这种记忆转瞬即逝。
如果我们利用大脑回路将一些知识进行特殊记忆,那么我们可以将知识在大脑里短暂的保存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记忆仍旧会慢慢消失。
正如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将他的实验结果绘制成的记忆遗忘曲线一样,人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规律的慢慢遗忘。
如果我们想要让知识在记忆中形成长期记忆,就必须在遗忘之前,定时复习。
而笔记的好处就是在抄写的时候可以加强记忆,而在大脑产生遗忘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回顾重点内容,减少我们的遗忘概率。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将知识再现。
2、提升思考力
真正会记笔记的人,并不仅仅是在抄袭原文,还会加上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所以在记笔记的同时,也是归纳、总结和思考的过程。
记笔记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提升专注力,而专注力是大脑能够思考的基础。
虽然记笔记有很多好处,可是我们作为现代人,愿意手写笔记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电子笔记既方便又省时省力。有需要的知识和内容,只需要一键保存即可。就算需要整理归纳,也可以在电脑上复制粘贴即可,根本不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的手抄。
可是我们现代人真的能够让电子笔记完全替代手抄笔记吗?
大量的实验证明,手写笔记可以刺激大脑回路,帮助加强记忆。而电子笔记的内容是通过打字或者一键保存下来的,并没有刺激到大脑的记忆通道。而且很多电子笔记,只是人们的储存库而已,很少有人会定时回顾里面的内容。
所以手写笔记比电子笔记更容易在大脑里形成记忆。这样看来,电子笔记根本无法完全替代手写笔记。因为我们记笔记更多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记忆,而不仅仅是成为知识的仓库。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手写笔记也的确有一些弊端,没有电子笔记省时省力。所以想要更好的保存知识,我们需要手写笔记和电子笔记互相辅佐使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