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渭南日报
崔晓极
大秦戏曲之腔源远流长;秦腔戏曲人代代川流不息,犹如长江后浪推前浪;厚重丰富的秦人戏曲文化乳汁滋育了中国西北民众的精神素养;数百年来,秦腔造就的艺术名家如星河灿烂,为丰富和发展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在致敬大秦之腔博大精深之时,也会慨叹把它作为社会和文化艺术学问研究者却寥若晨星。岁月悠悠,直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秦地东府有人扛起学术理论大旗,渭南人王绍猷成为秦腔研究第一人。
王绍猷,又名建勋(1883—1971),原富平县老庙乡河绕村硷王堡人。王绍猷先生曾是西安易俗社的元老,长期担任易俗社剧务主任。后任陕西戏曲研究院编导,陕西文史馆馆员。他是一位戏剧家,也是戏曲史专家。他在省内外戏曲理论界被公认为秦腔研究第一人。他呕心沥血之作《秦腔记闻》,不敢说后无来者,却真正是戏剧史上前无古人探根溯流的开山之作,也是研究秦腔戏曲理论的奠基之作。他的这部不朽著作功在千秋,作品所奉献的秦腔戏曲理论,至今仍是秦腔戏曲史研究的根本基础。当时有另外一个著名的戏剧家蒲城人李约祉,在《秦腔记闻》的序言中说,“王绍猷有此贡献,今而后吾秦人可无愧于戏剧界矣,吾易俗社可尽其责矣。”《秦腔记闻》“于此可见中华民族之伟大,吸收文化力量之强,得绍猷而发挥广大之,其功甚伟,岂仅得以戏剧之历史记载目之哉。”
王绍猷先生年少时在家乡读过两年私塾,只因家贫而辍学。后到当地一家糖房打杂当学徒,从此和劳苦群众结成一体。此时他结识了当地戏班子也是本族的艺人王景林,从此也爱戏入迷了。每当王景林和戏班子演出,他都挤空随班去给文武场面拉下手。他天资聪颖,很快学会了打板,慢慢地对唱腔、板眼谙熟,后来成了一名难得的义务演员。他唱戏声情并茂,字正腔圆;配戏形神兼备,生旦自如。特别是演唱大净,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他善于钻研戏文,也爱读书,常把旧戏班口传心授的戏词细心整理抄出,字斟句酌,反复琢磨修改,增强演出质量和效果。他甚至把流浪的艺人收留到家,和他们一起排练、演出。
因为他痴迷戏曲心不在焉,便被糖房主辞退了。随即,于1907年考入富平巡警学堂。后经著名爱国将领胡景翼和民主革命家焦子静介绍加入同盟会。巡警学堂毕业后曾在富平巡警局任排长。1911年王绍猷跟随胡景翼举旗响应辛亥革命。后加入渭北民团和陕西靖国军,参加讨袁护国和护法运动。后在胡景翼、焦子静、陕西辛亥革命先驱井勿幕部的国民军、国民军联军和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供职,任职从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直至旅长,一直在外带兵打仗。1928年因遭军阀排斥,便愤然解甲退伍,居北京上海专心看书习字,这为之后的写作打下了基础。
1929年,陕西大旱遭年馑,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王绍猷先生在上海跟随焦子静等成立陕西赈灾会,奔走各方,筹集款物。他还多次押运筹集到的粮食回陕赈济灾民。1932年回西安定居,从此潜心献身于秦腔戏曲艺术事业,并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王绍猷先生首先是一名有才华的编剧,在“剧业”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努力实践自己的编剧宗旨,认为剧本要益于“世道人心”“辅助社会教育”“省愚迪世”。他一生创作改编大小剧目40多部,如《铡美案》《新忠义侠》《法门寺》《蛟龙驹》《双愚记》《拷红娘》《紫霞宫》《望春台》《鬼捣鬼》《常山舌》《解甲封王》《金光玉》《文君私奔》《借婆娘》《铁兽图》等,他的戏曲创作既丰富了秦腔剧目,有的还成了经典,流传演出至今。如《新忠义侠》也就是《周仁回府》,此剧取材于明《忠义列传》,清小说《大红袍列传》和弹词《大红袍》。这本是东府碗碗腔皮影的剧目,流行于陕西东府和渭北。成为秦腔剧目只是其中的片段,且各地演出的人物情节不一。他辗转陕西、山西、河南多地,收集查阅资料,1940年重新整理改编创作,并以全新的面貌见诸秦腔舞台。新创编后此剧最先由易俗社上演随即轰动西安,还去西北等地巡演。后来,这出戏各地剧团竞相排演,成了剧团增加收入的“吃饭戏”,培养名角的“造星戏”。还有秦腔名剧《秦香莲》,到目前流行的演出本,也是由王绍猷先生1953年根据《抱琵琶》改编的。原传统簿本内容繁琐,唱词重复,情节累赘,王绍猷先生重整旗鼓,大幅度改编,删掉了秦香莲抱琵琶等情节,突出了包公清廉刚正,为民作主的形象。为此戏集中设置了清衣、净角、正生唱做工偏重的表演分量。
王绍猷本《铡美案》刚面世陕西,各大院团纷纷排演。渭南市秦腔剧团,时为新民社,立即排演了王绍猷本《铡美案》,由余巧云申正坤田正武等主演,一炮打响,成为1956年陕西省首届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的“一匹黑马”,“秦腔皇后”余巧云光彩亮相,整个戏曲界认可。此后任何一家秦腔院团但凡排演《铡美案》,必采用先生改编本。王绍猷先生改编的《拷红娘》,突出了红娘的善良机敏灵巧,被豫剧、晋剧等相继移植,常演不衰。王绍猷先生创作秉承易俗社改良社会、启迪民众的精神,敢于直面社会现实,为百姓发声,是戏曲现实主义创作的践行者。1948年秋,他以明代农民起义为背景编写了以李严起义为主题的《金光玉》一剧,第一次把农民起义搬上了西安戏剧舞台,引起轰动,每演观众必连连叫好。后受到当局查封,被定为“鼓吹反叛”影射当局剧目,西安警备司令部四次传讯王绍猷,威胁严责,当面烧掉剧本手稿。后经易俗社高管出面托人疏通周旋才不了了之。
王绍猷先生曾长期在易俗社关键岗位上任职,易俗社是学社体制,即既是演出机构又是教育团体。王绍猷先生坚持把品格教育作为演员和学员的根本要求,认为“人格之好坏,与学业之成败,实具有密切之关系”。他坚持以正直的人格为学生做出表率,经常冒着被捕坐牢的风险,与国民党军、警、宪、特、税等人员对本社的敲诈勒索而据理力争。他爱戏如命,视社为家。1949年秋西安解放前夕,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演职人员难以糊口,人心惶惶。他洞悉局势,从各方筹到600多袋面粉,满足了动荡之际的生活所需,让易俗社渡过难关,迎来解放;还有消息传出胡宗南遁溃之兵要血洗易俗社,他组织学
员和同仁固守社业,关紧大门,时刻把守通道,又组织了被关在社内的百名壮士准备迎击,溃败兵士知悉有备,终未动手。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忠于易俗社的功绩,在易俗社传为佳话,人人敬仰,代代相传。
王绍猷先生是由“剧业”家嬗变为“剧学”家的。他在创作过程中发现,元代剧作家关汉卿比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早300年,多写30个剧本。还看到,易俗社的编剧孙仁玉先生,22年内写了大小秦腔剧本140多个,范紫东先生一生写秦腔剧本80多个,可惜从来没有系统地研究过。秦腔历史悠久,被尊为梆子戏的鼻祖,在西北乃至全国有很大的影响,但史籍文献中却很少有记载和论述。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心,决心探索研究这一领域,填补空白。他首先遍访省城内外的老艺人,向他们学唱腔、学乐器,接着又夜以继日遍查历史典籍,学习戏剧、音乐理论,了解了秦腔的源流和秦腔与国内各大剧种的关系,且深究细论,广征博引,务求实据。多次赴甘、宁、青、京、冿、沪、汉、苏、杭等地调查访问,观看演出、请教专家学者、查阅史实、收集资料。用了16年时间,先后整理了1000多张卡片资料,于1947年整理出18篇7万多字的论文专著《秦腔记闻》,1949年自费出版。其内容十分丰富,借助著名剧作家曾长安先生的评论来说,《秦腔记闻》“对秦腔史证、源流沿革、秦剧种类、派系区分、音调板眼、平仄声根、弦索源考、应用规律、编剧见解、自然至文、演员精英、点化评涚、京秦类比、改良趋向等,洋洋洒洒、淋漓尽致,让人叹服先生的敬业勤苦、求索不已的治学精神,更钦佩先生广博精深、剧识海阔的大家气象。”这本著作还对陕西的木偶、皮影、提线、迷胡、碗碗腔、阿宫、道情、曲子、歌剧、花鼓等小剧场种也作了详细地考证并留下了难得的历史资料。这些小剧种民间艺人多是单身独居的农民或流浪者,散游飘荡,常是艺随人传。先生下功夫追逐收集,抢救保护整理小剧种宝贵遗产,这又是一大历史功绩。
1952年,王绍猷调入省戏曲剧院工作,他以高度对历史负责任的精神重新修订《秦腔记闻》时,增补了164名成长起来演员的介绍。《秦腔记闻》的问世,填补了秦腔有剧无史的空白,是秦腔研究难得的宝贵资料,也是秦腔理论研究的奠基之作,堪称秦腔研究之先驱。几十年来,对陕西戏剧史的研究,也包括国家戏剧艺术研究机构,基本还是以《秦腔记闻》为正宗。200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志丛书,陕西省政府编写的《陕西省志·文艺术志》关于戏剧部分其基本论点和资料都是以此为据,再细致探究而编写的。凡涉戏的省内外专家学者和大专院校师生但凡触及秦腔史,都绕不开王绍猷先生的立论观点。
“斯人已逝,来者长思。”王绍猷先生离去已经半个世纪了,他为戏曲的建树却功昭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