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要的,不过是更平和的沟通
之前看过一个新闻,河南一位妈妈因女儿不想上学,妈妈一气之下竟然将孩子送去了派出所,让民警帮忙管管。
经过沟通,了解到孩子因为作业没有按时写完被父母批评,于是赌气不想上学。
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民警很耐心进行分析开导,最后女孩答应跟妈妈回去上学。
我们暂且不讨论妈妈的做法是否有失偏颇,只聊聊为什么民警劝说就“好使”,妈妈劝孩子却无动于衷?
从两者与孩子的沟通中就能看出端倪,妈妈对着孩子吼道:
再不听话,我就把你关在小黑屋里18天!
而民警则对孩子说:
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理由,理由合理我们就支持你。
跟孩子用威胁、命令的语气说话让孩子听话,或者压根就不相信不理解孩子——这是不是包括你在内的很多家长惯用的沟通模式?
但孩子往往更喜欢,也更希望家长用更平和、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共情。
孩子的感受被看到了,逆反情绪消失了,自然就愿意去上学了。
3步沟通法,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
当孩子提出“不想上学”,父母首先要做的不应该是“愤怒”,而是尝试去“理解”。
发现整个事件背后的问题,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沟通方式,比如:
- 是不是自己平时的掌控欲太强?
- 面对孩子沟通的时候,是不是太过强势了,给孩子一种压迫感。
- 自己经常愤怒的原因,是不是因为来自于“权威”受到了挑战?
总结好自己,整理思绪,再去和孩子好好沟通。
记住:好的父母,一定会让孩子有表达的机会。
接下来,花卷妈给大家分享关于“孩子不想上学”的几个沟通技巧:
第一步 学会看见孩子的感受
孩子不想上学时,父母感受再不好,也要先体恤孩子。
妈妈也知道上学很难,十年如一日,有做不完的作业,当年妈妈也想过不去上学,妈妈理解你。
只有先在意孩子的感受并尝试共情,他才不会和父母对立,父母才能了解孩子真实想法。
第二步 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
我们要做的不是威胁孩子说:你必须如何做,或者讲一大堆读书很重要的大道理,而是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孩子摆脱情绪陷阱。
孩子,你能跟妈妈说说为什么不想上学吗?
是不是学校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还是成绩提不上去你感觉很受挫?
说出来,妈妈和你一起解决。
家长只有认真倾听到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到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