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光明日报记者 刘茜 陈建强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屹然
外孙娶媳妇,中午11点58分婚宴准时开席。
“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就像做梦一样!”一大早,天津65岁的吉淑平就进进出出忙乎着,脸上笑开了花。
“一间6平方米的土坯房,进门就是炕”
天津市红桥区子牙河北岸曾有一片渔民聚居的村落,叫郭家菜园“渔村”。在2018年整体搬迁改造前,“渔村”已有130年历史。吉淑平一家曾在这里住了40多年。
“我嫁过来时嘛也没有,全部家当就是婆婆给的一间6平方米的小土坯房。”吉淑平回忆说。
当时的“渔村”,很多人仍靠打鱼为生。吉淑平听老人讲,渔民们上岸时会搭个临时窝棚落脚,后来在岸上待得时间长了,各家各户才一点点盖起土坯房。
在这个进门就是炕的“小家”里,夫妻俩迎来了女儿的降生。添丁进口本是好事,但光指着丈夫抓鱼卖鱼,家里日子一度捉襟见肘。吉淑平说最难的时候,只能吃盐水泡窝头。
要强的她开始琢磨自己挣钱,炒果仁、蘸糖堆儿、煮乌豆,靠着勤劳的双手,一家人生活有了起色,攒钱在附近一块地上盖起了上下各十几平方米的“小二楼”,还在屋外搭了间厨房。
居住环境改善了,但生活仍然很糟心。房子由于建在河堤上,常年特别潮,夏天苍蝇、蚊子打不尽,而且一下雨,水就会漫进屋里,得忙不迭地往外倒。
“还记得刚搬进去的第一年就遇上了暴雨,把外面那间厨房连带着锅碗瓢盆都冲走了。”后来,吉淑平和丈夫重新建了个牢固点儿的厨房,不过每每赶上大雨,还是漏水。
“一直盼着能搬走”
转眼间,吉淑平的女儿也到了结婚年纪,老两口把大屋腾给女儿女婿做婚房。但有了外孙后,“大屋”也变得局促起来。
伴随着结婚生子,“渔村”人口越来越多,房子也越搭越密。吉淑平介绍,那些年巷子越来越窄,遇上火灾或急病,消防车、救护车都开不进来。胡同里私拉乱扯的电线在半空缠绕,经常能听到短路的“滋啦”声。家家户户的生活垃圾也是直接往河里倒,夏天根本没法开窗。不过最无法忍受的,还是563户人家共用一个旱厕。
这些问题让他们不得不忧心。“特别是一到汛期,天天提心吊胆,就害怕房子被冲垮。一直盼着能搬走。”有了孙辈后,吉淑平想搬走的意愿更强烈了。
“但是没办法,上有老下有小,我身体还不好,平常过日子都得靠姊妹们帮衬着,哪还有钱买楼房呢!”眼瞅着周围高楼拔地而起,身边有点能力的邻居也都搬走了,她却只能干着急。
2018年夏天,新调任的红桥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到“渔村”暗访,看到像吉淑平一样的居民“只是活着,离生活还有一段距离,离美好生活还有很大距离”。
随后,红桥区委把常委会地点搬到“渔村”现场办公,之后又召开区委扩大会,具体研究搬迁改造事宜。
“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知足了”
搬迁消息传来,吉淑平和老伴儿在兴奋之余,也有隐忧。“先走会不会吃亏”“我这面积这么小,拆迁款够买房吗”“孩子上学不方便了咋办”……
一把尺子量到底,打消顾虑;托底保障,让居民不怕没房住;一户一策,困难精准帮扶……大伙儿担心的,红桥区委区政府都提前想到了。在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房源的同时,区领导蹲点一线,广大干部职工日夜奋战,用心、用情、用力做好群众工作。
2018年7月3日,“渔村”最后一户居民完成封房搬迁。短短13天,563户居民在当年主汛期来临前全部搬离“渔村”,开启了幸福新生活。
2019年春,吉淑平一家人正式搬入新居,是北辰区和春里小区的一套两居室。“有70多平方米,南北通透,看着就高兴。”
2019年11月1日,红桥区提前并超额完成棚户区改造“三年清零”行动计划任务,累计完成征收73.77万平方米,超15万群众像吉淑平一样出棚入楼,圆了安居梦。
吉淑平至今还保留着“渔村”老房的门牌“郭家菜园39号”,时不时就会拿出来看看。“这辈子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知足了。安居就是幸福,剩下的就是好好享受生活了!”
曾经的百年“渔村”,如今已经化身风光秀美的滨水生态绿廊,静静流淌的子牙河水和几株参天槐树用另一种方式述说着几代人的生活记忆。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21日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