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AG)
其二,海基核打击力量可能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目前主要是094系列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的12枚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
可能有网友疑问,092和巨浪-1呢?
事实上,巨浪-1的射程约为2000公里,难以执行战略核反击任务。
092研制过早且目前已经退役。
而巨浪-2的射程约为8000公里,可携带3枚分导式核弹头。而美制三叉戟D-5携带8枚W76核弹头的情况下,射程高达11000公里。
而每枚三叉戟D-5在携带8枚W88核弹头的状态下,射程超过了6000公里。
俄亥俄级核潜艇可搭载24枚潜射导弹。中国的094系列则是携带12枚巨浪-2潜射导弹。
巨浪-2可以打击到美国境内的某些城市,但想要实现全球打击,需要穿越第一岛链,进入西太平洋。
而海基战略核打击领域中国要远落后于美国,这也要求我国需要加紧研制性能更强悍的战略导弹核潜艇。
其三,空基核打击能力要弱于陆基和海基。
目前中国空军装备了大量的轰-6N也具备战略核打击能力。
三
核打击状态下
各类核打击平台的生存率究竟怎么样?
其一,不同的陆基核打击平台生存率不一样。
导弹发射井的生存率要低于TEL发射车。
很多网友都觉得固定导弹发射井的生存概率比较低,可事实并非跟大家想得一样。
大家觉得它的生存率低,主要是它位置固定,很容易被敌方核弹所摧毁。
(藏于地下导弹发射井中的美军洲际导弹)
然而,固定导弹发射井虽然并不能机动,但是它的抗打击能力绝对是所有核武平台最强的。
据说,当年美苏两国在建造导弹发射井的时候,就考虑了遭遇核打击的情况,特别增强了导弹发射井的抗打击能力,尽可能地使其能扛得住第一波核打击。
而中国在建造导弹发射井的时候,不可能不增强它的抗打击能力,同时再加上虚虚实实的导弹发射井,肯定会有一些没有被敌方所摧毁的固定导弹发射井和东风-5B。那么它们将会是解放军战略核反击的主要*手锏之一。
TEL发射车平时基本藏于隐蔽且抗打击能力强的秘密山洞,它们在敌方第一波核打击情况下,生存率较高。
一旦它们接到核反击的命令,那么隐藏的车载东风-41和东风-31AG将会快速机动至预定的发射位置,对敌人实施战略核反击。
其二,空基核打击生存率似乎要比陆基低一些。
如果说敌方率先发动战略核打击,那么所有核打击平台中损失最严重的,恐怕就是空基战略轰炸机。
空基战略轰炸机部队,但凡是被发现位置,那么第一波核打击,战略轰炸机将会被摧毁的七七八八,这就意味着其生存率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