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夫范畴,具体深入一些,讲几点关于膝盖受伤的问题:膝是膝关节受伤的元凶之一。何谓跪膝,即把太大的力压在膝盖头了。表现出来就是弓步时,前腿的小腿走过了,膝盖超过了脚尖。注意,这里指的是弓步的前腿,不是后腿。有很多人,不明拳理,认为虚步,弓步,三七桩的后腿膝关节也不可超过脚尖,最后形成弓马不分,贻笑大方。
膝关节,胯关节,脚腕的关节一定要通过基本功练开。传统太极拳的基本功“活桩”,就是主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注意事项:站桩、走架时,两膝关节不可故意外撑,当然也不可夹裆。
这也是很多练太极拳膝关节练伤的一大原因,尤其是外撑。很多人误认为两腿外撑就是圆裆,那是不懂中国文化,圆者,虚实变化的速度,非外形。所以,还要守住裹裆,自然而然。
每一提腿,不要先把力压在前腿之后再提,那不是内家拳的功夫。
歌诀有“腿未动兮腰先提”,就是说,每一提腿动步,要用腰的劲来完成。即丹田带动四肢。这是功夫,也是要领。太极拳是内家拳,要求整体运动,陈氏太极叫缠丝,杨式太极拳,武式太极和形意拳、八卦掌叫拧裹劲。需要注意,劲是从脚到腿,到腰,到脊柱的整体拧裹。很多人,腰转腿不拧裹,膝拧裹腰胯不动,更有不知腰腿的拧裹缠丝,只动两手,焉有不伤之理。
太极拳是慢发力,它有专一练习发力的快速功法,即跟步和单操,所以,不要动不动什么动作都发力。要去体会和感悟,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即练拳时不要刻意的追求力。很多人为了求松,求沉,求发力,于是就死练,硬练,刻意的把劲往下压。这是非常不对的。
练拳要自然而然,先求姿态正确,走劲正确,关节练开了,拧裹劲练顺了,劲自然下沉,周身自然松活,此所谓功到自然成。
内家拳要求虚领顶劲,上下之劲形成对拉,这样就能体会“上下一线穿”,得法后久练则自然“一纛摇又转”。[纛:dào (名)古代军队里的大旗 ]这是功夫。
不过,初学者虚领顶劲,容易纠正身形,也不会造成探头,以致导致颈椎病。
练拳很多人腰容易练伤,主要就是腰部不正,即没有做到塌腰敛臀。一旦习惯,往后推手,散手时,上下的中轴既不正,一旦受力都压在第三,四腰椎,很容易受伤。
还有一点需要提一下:内家拳走劲之跟是在腰腿,所以,两腿之劲一定要分清虚实,其拧裹缠丝的方向一定是同向的。绝不是同时向内,或同时向外,而是一个向能裹,一个必向外拧。
这不仅符合发力的原则,也符合太极图阴阳变化之理。否则,两腿就别着劲,不动步练习除了伤膝关节,外形倒也看不出什么,但是一旦动步,或技击,就什么问题都暴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