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播种:
播种时间通常为10月中旬,每亩出苗率控制在10~15万株左右,所以播种量以每亩5~8kg为宜。但是如果由于自然灾害推迟了播种期,则应该要适当增加播种量,确保每亩土地出苗整齐。结合安徽省的土壤情况以及气候条件,一般采用宽窄行播种方式,宽窄行规格为15×30cm,播种深度控制在3~4cm之间,为了确保不重播、不漏播,小麦行间与深度保持一致,则可以使用带镇压装置的播种机进行播种。
3.1 冬前及越冬期管理
泛麦5号为秋播,秋冬季节温度较低,会影响种子发芽与生长。为了确保出苗率,播种之后要及时查看,如果漏播,要及时补种,如果土壤墒情较差,还要及时浇出苗水。等小麦出苗之后如果发现有缺苗的情况,及时进行补栽,见出苗密集区域的小麦苗补充到缺苗处。为了帮助小麦安全越冬,要根据出苗情况确定是否要追肥,如果出苗较少,则可以在每亩土壤上追施5kg尿素,并且及时浇分蘖水。冬季灌溉最适宜的温度是4℃左右,浇水量控制在每亩10立方米左右。同时在冬季要做好除草与病虫害防治工作。除草时间通常在11月中旬到12月上旬之间,每亩使用1.25~1.5g 浓度为75%的苯磺隆干悬浮剂去除阔叶杂草,使用20g麦极和1.25g巨星,对水30~40kg之后均匀喷洒在小麦田中,可以防治禾本科杂草。
3.2 春季管理
第二年春季小麦生长到中期,春季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镇压化控、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
3.2.1 中耕。
春季中耕最好在土壤化冻之前进行,总共中耕2~3次,第一次不宜过深,防止伤害小麦根部,等到气温逐渐回升之后可以增加中耕深度,促进根系继续生长。在小麦拔节前可中耕2~3次。
3.2.2 镇压与化控。
为了防止小麦长势过旺,通常在2月中旬左右進行镇压与化控,此时麦苗处于返青时节。另外,在春季也有很多杂草生长,要及时进行除草,去除阔叶杂草与禾本科杂草的方式与上文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