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个月的婴儿多已出牙,所以应及时添加饼干、面包干等固体食物以促进牙齿的生长和培养咀嚼、吞咽等习惯。最初可在每天傍晚的一次哺乳后补充淀粉类食物,以后逐渐减少这一次的哺乳时间而增加辅食量,直到该次完全喂给辅食而不再吃奶,然后在午间依照此法给第二次,这样可逐渐过渡到三餐谷类和2~3次哺乳。
人工喂养的婴儿,7个月时还应保证每天500~750毫升的牛奶供给。
这个时期的宝宝,可以喂粥、烂面、碎蔬菜、肝类、全蛋、禽肉、豆腐等食品,务必使食谱丰富多彩,菜肴形式多样,以增加宝宝的食欲。此外,还应继续添加水果和鱼肝油。
不会用杯子喝水的婴儿,应练习用杯子喝水。让婴儿自己用手扶着杯子,大人可帮助拿着杯子,教婴儿用杯子喝水。练习用杯子喝水,可以培养婴儿手与口的协调性,促进婴儿智力发展。
推荐一日食谱7个月: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9点:煮烂面条15克;12点:母乳或牛奶150毫升;下午2点:苹果泥15克;4点:稠粥半小碗,鸡蛋黄1/2个,碎青菜15克;7点:青菜泥或煮烂面条20克;晚上10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8个月: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饼干少许;10点:稠粥半小碗,鸡蛋黄1/2个,碎青菜15克;下午2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小点心适量;3点:肝泥15克,碎青菜15克;6点:煮烂面条,碎猪肉20克(或豆腐40克、肉松10克),碎青菜20克;晚上10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9个月:上午6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饼干少许;10点:稠粥半小碗,鸡蛋黄1/2个,碎青菜20克;下午2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小点心适量;3点:苹果泥或香蕉泥50克;6点:煮烂面条加碎猪肉20克(或豆腐40克、肉松10克),碎青菜20克;晚上10点:母乳或牛奶200毫升。
母乳喂养不能代替免疫接种尽管母乳对新生儿起着重要的防病保健作用,但这种保护作用一般只能持续3~6个月。这是因为,母乳为婴儿提供的抗体属于自然被动性保护抗体,很容易从机体消失。再加上抗体都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某种抗体只有某一方面的作用,而对其他无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单纯依赖母乳来维持婴儿体内的免疫保护功能是不够的,这也是为什么婴幼儿要进行免疫接种(打预防针)的原因。
婴幼儿进行免疫接种,主要是通过打针、吃药、喷鼻等方法,有计划地将疫苗或者苗种接种到人的身上,刺激人体产生抵抗相应传染病的抗体,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这样产生的抗体,较母乳中的抗体效果稳定,持续时间长,防病效果可靠。它是母乳和其他任何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都无法替代的。
由此可见,既要喂母乳,又要打预防针,两者都是对孩子有益的,但不可互相替代。
宝宝8个月时要打第一针麻疹疫苗,除此以外,无其他预防接种任务。但是,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危害的变化,可以选择性地给宝宝进行一些计划外的免疫接种,如防秋季腹泻的轮状病毒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等,可以有效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
给宝宝喂牛奶的重要性虽然7~9个月的婴儿在喂养时已经开始增加辅食的量了,但还是要将牛奶看做母乳一样,作为主食来喂养宝宝,时时刻刻不忘宝宝营养的全面、均衡。
通常来讲,7个月之后的宝宝,一定要保证每天600毫升的牛奶摄入量,直至1周岁。如果母乳分泌良好,白天至少要喂宝宝200~300毫升牛奶,如果母乳不足,则至少要喂400毫升牛奶。
7~9个月的宝宝吃鸡蛋应只吃蛋黄鸡蛋总是被妈妈们认为是喂食婴儿的最佳食品,于是尽可能多让宝宝吃,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如果婴儿过多地食用了鸡蛋,就会增加消化道的负担。由于鸡蛋内含有优良的蛋白质,婴儿吃后还会使体内蛋白质含量过高,蛋白质在肠道积存造成异常分解,产生大量的氨,使血氨增高。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可能会在肠道中腐败,产生有毒物质,造成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无力等蛋白质中毒综合征。
此外,鸡蛋中的蛋白质抗生素蛋白,在肠道中可以直接与生物素结合,从而阻止生物素的吸收,导致宝宝患生物素缺乏症以及消化不良、腹泻、皮疹等病症。
因此,在给7~9个月的宝宝吃鸡蛋时,应只吃蛋黄,而且必须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了解营养素的吸收情况。如果大便正常,可保持每天吃一个蛋黄。
这个时期的宝宝在吃鸡蛋时,最好不要吃鸡蛋清,因为婴儿消化系统尚不完善,肠壁的通透性较高,鸡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较小,有时可通过肠壁直接进入婴儿血液,令婴儿身体对蛋白分子产生过敏现象,引发湿疹、荨麻疹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