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篇巨制《抗美援朝》(30集电视连续剧)备受国人关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和喜爱,据参演该剧的演员张一鸣回忆:在吉林集安市拍摄时,时任吉林省省长洪虎(当年抗美援朝的洪学智老将军的儿子)冒着大雪前往慰问。
当时正在拍毛岸英牺牲后的戏,镜头从我手上的派克笔摇起,摇到我的脸上,我伤心的看着它发呆,我慢慢的把它拿给彭德怀,彭德怀也默默的看着毛岸英遗物,周围有邓华将军,洪学智等领导。大家都看着彭德怀,一语不发。这场是重头戏,洪省长看着我的表演,看着大家的表演,眼泪都下来了;事后,洪省长热情的握着我的手说:你们辛苦了。
该电视剧原计划在2001年元旦期间作为中央电视台的新年开篇剧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然而该剧自2001年拍完后由于种种原因便被禁播至今,一部优秀的影视大片雪藏经年,让人痛心不已。
电视剧《抗美援朝》2001拍摄完就“胎死腹中”,确实令人令人惋惜,也因此引发了很多猜测和议论,很多人以为禁播是因为“顾虑美国”,其实是因为“时机不成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抗美援朝》筹拍的动机,也就是“诞生”的前世。央视前台长杨伟光2009年接受《南方人物周刊》访问时提到过,当时他是这么说的:
是的,中央台拍电视剧一定要讲。我出过一个题目——《抗美援朝》,外交部开始觉得要慎重。后来,美国人要纪念朝鲜战争,主题是朝鲜战争遏制了共产主义的扩张。我们又找外交部,说美国人敢纪念朝鲜战争,我们为什么不做?最后同意做。
但是非常遗憾,当时搞慢了,片子拍了一年多,大家审看了都认为可以播,结果来了个“9·11”。世贸大楼刚被炸,你来个抗美援朝不太好,考虑到当时的一些情况,就没有播
电视剧《抗美援朝》在杨伟光主导下于2000年封镜,原计划2001年播出,但由于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由于外交部反对,该片被冷藏起来,理由是“我们不能在911事件中给美国人民伤口撒盐,影响中美关系。”
这也是情有可原,当时中美关系处于敏感期,世界政治风云波诡云谲,我们确实要“小心为妙”,毕竟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国家利益至上。
其次,我们来看《抗美援朝》后来要求被播时被拒的理由,一言难尽。据杨伟光接受采访时透露:
2008年后,军队许多参加过抗美援朝的高级将领不断要求重播该剧,军委也计划抗美援朝爆发六十周年时(2010年)播出,但中央外事领导小组负责人以影响世博为由,拒绝军委要求。
2011年初,李际均罗毅等解放军将领给参加过抗美援朝后期战备的梁光烈防长写信,要求在2013年抗美援朝胜利六十周年时播出《抗美援朝》电视连续剧,以纪念这场伟大的卫国战争。
但在中央外事领导小组会议上,外事领导小组有同志坚决反对,说抗美援朝的历史意义早已过时,如果我们过多强调抗美援朝容易激怒美国人,不利于中美外交关系……
2013年是抗美援朝胜利六十周年,中央军委有关领导向中央打报告,要求公开播映《抗美援朝》电视连续剧,但中央外事领导小组相关同志均不同意,担心影响中美友好关系好。
另外据参演该剧的演员张一鸣(剧中饰演刘亮)回忆说:当时社会各界要求播出该剧的人非常多,各界人士纷纷给相关领导和部门写信呼吁播出该剧,他自己也给时任中央的领导写很多封信。
“我知道,这样的信整天就像雪花一样,我明知不行,还是想表达自己有多么的爱国,多么的不怕……转眼9年过去了,我天真的回忆着过去,傻傻的诉说过去,边写边笑,边笑边写,一切的喜悦尽在经过中。”
最后,相关部门和领导一锤定音:该戏不能播,考虑到中美关系,连光盘都不能有,等待合适时机再播,暂且当军教片吧!
然后,该剧就一直禁播到现在,只剩下民间日益高涨的呼声。只能说:“生不逢时爱不逢人所到之处皆是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