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达14年的艰苦抗战中,抗联的英雄们孤悬敌后,坚决与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抗争,消灭了18万日寇,同时牵制了几十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战。
与此同时,东北抗联也付出了阵亡46万将士(日本外务省统计数字)的沉重代价,其中,军长以上将领177位,师级以上101位……
抗战胜利后,到东北主持工作的彭真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事最艰苦:第一件是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3年游击战争;第三件是东北抗日联军的14年苦斗。”
东北抗日联军的光辉历史,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和尊重。
2、抗联的诞生
东三省作为最早沦陷的地区,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对侵略者的抵抗斗争从未停止。
各地的抵抗组织各自为政,力量弱小,犹如一盘散沙,很快就被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打得七零八落。
1932年初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南满、东满、吉东和北满地区建立了十几支抗日游击队,积极配合了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对日作战。
与此同时,在日军全面进攻下,由于国民党政府反对和限制及其自身存在的弱点,东北抗日义勇军纷纷溃败,而抗日游击队则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续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3、抗联的发展
1933年9月至1936年1月,抗日游击队相继改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
在这段时期,东北人民革命军在森林和雪原中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凭借切实可行的游击战术,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围剿,开辟了大片的游击区,也发展壮大了队伍。
1936年,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抗日同盟军和东北反日联合军又统一整编为东北抗日联军。
截止到1937年底,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1个军,人数最多时约为3万人。
部队游击区遍布东南满、吉东、北满,同日伪军进行大小几千次战斗,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支援和鼓舞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4、抗联转向低谷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军队急于把东北地区的部队,调往关内作战。
为了尽快南下,日本军队开始大规模增兵,截止1938年,东北地区的日伪军总数,已经超过了70万人。
同时,日本军队推行了严格的保甲制度,并村并乡,凡是与抗联有联系的群众,立刻会监视或残害。